齐桓公伐楚全文知识,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7-19 11:00:29

在互联网上,常有文章提及一些“无解阳谋”的案例, 比如把战国时期的齐魏围魏救赵事件称作“”无解阳谋”。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曾对围魏救赵的齐魏桂陵之战始末做过梳理,看过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当时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绝非所谓的“无解阳谋”,而是在敌强我弱的绝境中使出的极高风险的奇谋,实际这场战争的结果也非齐国的全胜,而是魏国的惨胜。

那么,历史上是否有无解阳谋呢?

或许,齐桓公伐楚的策略更接近一些。

·

警告:

以下内容史料部分主要出自《左传》、《齐世家》、《楚世家》,不涉及古典小说《东周列国志》及《小学生成语故事》的内容,笔者对后两者内容不作讨论。

下文为齐桓公伐楚的详细版。

·

一、霸主的新衣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继齐侯位,是为齐桓公。

同年,鲁国以支持公子纠为由攻齐,被齐军于乾时击败,鲁侯本人狼狈脱逃。迫于战败的压力,鲁国*死了公子纠,并交出了管仲。

其后,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在境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的国力逐渐与列国拉开了差距。

但在此时,齐国距离霸主之位还相距甚远。

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史·齐鲁宋的争衡》中提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齐桓公称霸以前,还有齐、鲁、宋三国争衡的一段历史,这为自来研究春秋史的人们所不大注意的。

实际上,在齐桓公继位初期乃至称霸以后,鲁、宋两国都是颇具实力的诸侯国,两者在国力上虽逊于齐国,但差距并不悬殊。

在澄清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回看一下齐桓公的霸业:

齐桓公伐楚全文知识,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1)

图为布哈林制作的齐国霸业时期的形势图,侵删。需要说明,春秋时期尚无领土概念,图中所示更多是为了直观地反应列国城邑的大致范围。

如图所示:

黄圈所示为鲁国的大致范围,与齐国虽有泰山的天然屏障,但依旧是齐国的心腹之患——可以说,齐、鲁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节的;

白圈及白箭头所示为齐、宋两国的天然联盟——由于鲁国在当时较为强大,齐、宋两国自然会产生出联合夹击鲁国的意向。

公元前681年,齐国召集宋、陈、蔡、邾、遂于北杏会盟,意欲平定宋国的内乱。

齐桓公伐楚全文知识,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2)

图为北杏之盟的大致形式。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陈、蔡、宋、邾至北杏会盟的大致路线;

白箭头为齐国至北杏会盟的大致情况;

其中,白圈为遂国,因不与盟被齐国灭掉。

从当时的会盟地点及对遂国的态度来看,当时齐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利用宋国内乱建立一个亲齐的宋国政府,以此压制强大的鲁国。

面对齐国的外交攻势,鲁国选择了妥协,至柯与齐国结盟。

齐桓公伐楚全文知识,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3)

图为北杏之盟后的局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齐、鲁两国会盟的情况;

白圈为柯之盟以后以齐国为主导的齐鲁联盟——显然,宋国作为鲁国的死敌在这里吃了暗亏,于是背叛了齐国;

黄箭头为次年齐、曹、周、陈对宋国叛盟的征伐情况——注意,鲁国并未参与这次伐宋,一方面可能是齐国不愿意过分刺激宋国,另一方面可能是鲁国本身也不希望宋国被打得彻底倒向齐国。

公元前680年,宋国方面受到了诸侯与周王室的多方压力,被迫向齐国屈服。至此,以齐国为主导的齐、鲁、宋联盟趋于稳定,霸主的态势由此形成。

有关齐国称霸的经过,童书业先生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综看齐桓公创霸的经过,他的政策是先想征服鲁国,不成,便联结宋国;用了两个大国的声望,团结陈、蔡、邾诸小国成一个集团,又灭了遂国做榜样,硬把鲁国逼服。鲁国归服之后,宋国背叛齐国,桓公又邀合诸小国,假借了王命,把宋国打服。

可以看到,齐桓公所谓的“霸”其实是对鲁国诉诸武力未果以后的备用计划,他的真实诉求说到底就是为了收拾鲁国及总会牵扯到的宋国,但“只要征服了鲁和宋,霸业的基础便建筑完成了”。

齐桓公的霸业虽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名,但实质上与之后晋、楚的实质性霸权有相当的差距。童先生在总结齐桓公的霸业时这样说到:

他(齐桓公)的实力实在还很单薄,只靠了诸侯的团结,才勉强做出一点场面来......对于攘外,却多半只是做出一些空把戏。

对此,我们要认识到——齐桓公统治下的齐国实际上还没有维持实质性霸权的实力。

那么,齐国又该如何把这一“空把戏”维持下去呢?

·

二、尊王攘夷

在齐、鲁、宋联盟形成之后,齐国方面把触手伸向了西方的郑国及西北方向的卫、邢、南燕等国。

齐桓公伐楚全文知识,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