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赏读诗经古诗《蓼莪》《凯风》: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公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国际通行的母亲节。1913年在鹰酱国创立,以国家法定节日的形式纪念尊重母亲,在这天,用石竹花,康乃馨祝福和陪伴伴随母亲。由于鹰酱国的影响力,而且切合了人们需要一个节日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敬意的需求,迅速在全球传播。
上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内陆,在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更有中国特色,送给母亲祝福礼物,陪伴母亲,感恩母亲,有着强大感恩孝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母亲节也过得特别深厚。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专门的母亲节?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问题。
第一,中国上古就流传的女娲,伏羲,嫘祖的祭祀,就包含了深刻地崇拜母神的思想。
第二,自先秦以来,对父母的感恩,是一直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的。
第三,历代王朝,以孝为本治理天下。
第四:母亲的地位,在伦理中占据的相当的分量。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就是,父母年迈,孩子们就不要去远的地方,如果实在要去远的地方,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古中国看重的是和谐和延续,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精心爱护,父母老的时候,子女要尽最大能力赡养,子孙延续,代代相传。
关于感恩父母的诗,先秦诗经就有。其中著名的就是《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诗经《蓼莪》
看见春夏野地里生长的抱娘蒿,在外面征战的儿子不禁伤感落泪。
那抱娘蒿在摇曳,却不是我家乡的草,我想起父母,生养我辛劳。
那抱娘蒿摇曳,却没有家乡长得茂盛,我想起我的父母,生养我劳苦憔悴。
瓶子里没有水,那是池水的耻辱,不能养活父母,是子女的耻辱。而我的父母已经不在,没有父母的地方,家园和内心一片荒芜。
我记得父母生我,母亲是一直把我抱在胸前,抚摸喂食,一点点看我长大,出门一会,就舍不得我,干脆出入都抱着我。这样辛苦慈爱的养育,我想报答时,他们却死了。
我站在这他乡的南山,风吹动我的长发,别人都有用粮食回报父母的机会和时间,而我为什么没有。
我站在南山的山坡上,别人都在赡养父母,为什么只有我,不能为他们送终养老?
这里虽然父母同提,因为他的父母,都已经亡故。
但是这首诗的侧重点,实际更倾向母亲的养育。
在父系社会,母亲的职责就已经相对明确,生育抚养孩子,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农业劳作,而父亲主要是家庭食品和经济的重要支撑,实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
诗经中的”莪“,就是抱娘蒿, 抱根丛生,很像孩子们粘着父母团团生长,由主根供应营养,仿佛古代的家庭,在艰苦的条件下生存。
那么孩子成长当中,哺育抚育的职责更多是落在母亲身上。母亲用布条和皮毛将孩子捆绑在胸前,不但进行哺育,还要参加农业劳动。
所以这里的”母兮鞠我“是格外生动,这个”鞠“,在上古是皮毛制品,能够打包成球状或者包袱状。无论是不是兽皮,这个姿态,已经显示里,孩子一直在母亲的怀中。
”出入腹我“,可以理解父母出入就是为了孩子果腹在辛劳,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母亲要外出作农活,心里不放心,几次回到家中,决定还是将孩子捆在腰腹间。
弱小的孩子,是在父母如此艰辛细腻的呵护下成长,殚精竭虑,劳苦艰难。
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母子,父子之情,早就融进了身体灵魂里。
而实在是不幸福的是,这个儿子,还没有能够回报父母时,父母就死了。
当别人家的成年男子,将田野中的谷物给予父母,以回报父母养育恩德,享受天伦之乐时,他看到的,是原野里的抱娘蒿。
这是为子女最大的悲伤,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