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听书有一个大问题:听小说可以,但是听非虚构图书印象不深。听书很容易走神的原因是被动的,看是主动的。听课的人可能睡着,但是上课的人很难睡着。
2.为什么我说哲学很容易陷入空谈和虚妄?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自我。
哲学的目的是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指导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哲学各种流派或学说根本出发点是求真,在这个出发点基础上得到了各自的结论或观点,例如存在主义与分析哲学,我说哲学容易陷入虚妄的根本原因是:从这个流派通过推理也会得出相对立学派的结论,也就是说哲学只是一部分人形成的主观认识,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同样的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相悖的结论。
3.听完了冯仑的《我的风马牛哲学》:有一些收获,听的时候还有,听完却没有了,这也许是听书的缘故,没有摘录,没有背诵其中金句。听说比较适合价值不高的图书,对我来说。
4.轻型纸最早出现在瑞典的蒙克达尔,当地生产轻型纸张就地取名也叫Munkedal,这种纸首次被引进到中国时,音译有了“蒙肯纸”(轻型纸)这个名字。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书店里95%以上的图书是用这种纸印刷。最近豆瓣上买书人疯了,都在骂轻型纸图书。
5.《不惑之旅》看完了,为什么电视剧中坏人总是能够得到惩罚,但现实中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人们心向阳光。中规中矩吧,前面比后面好看,总体上还行的一部剧。
6.微积分在大学数学里面的主要课程是《数学分析》,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惜我在大学并没有好好学习,除了第一学期外基本没有怎么努力,太可惜了,现在我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学习和阅读,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学习。
学好《数学分析》的几个点,我来谈谈:
第一,定义是数学的根基,而极限的定义又是数学分析所有定义的根基,因此学好数学分析要先从极限的定义开始。数学发展历史上用了很长时间才完善发展出了易普西伦德尔特定义。理解了极限定义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显而易见的结论也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去证明。
第二,做题不在多而在精。不要上来太猛,几米多维奇虽然非常经典丰富,但是毕竟太多了太厚了,不是一个初学者能够完成的,不如从简单的开始入手,认真做完华东师大出版的《数学分析》教材上的课后题,做一下《简明微积分》之类的简化本,最后再去攻克几米多维奇。
据说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大一二学生是要去做完几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的,但是要知道大多数人可能达不到中国科技大学的那种水准,认识真实的自己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从容易到复杂,从表面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
第三,学会找反例。数学分析中的反例尤其重要,连续不可导,可导不单调,等等,这些反例不但生动有趣,而且反例可以让我们对数学分析中的证明更加谨慎和认真,处处都是可能的漏洞,没有严格证明的结论都是要存疑的。
总而言之,《数学分析》是一门大学数学系最重要的基础课程,虽然很难,但是学好还是很有可能的,只是需要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开始可能很笨拙,但只要长期坚持思考和练习就可以学到精髓。
7.
重看了电影《一树梨花落晚风》(也翻译做《洛丽塔》):
奎尔特和男主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两面。
因为少年时代的心理创伤,男主实质成为一个恋童癖,只喜欢那些十几岁的小女孩,虽然他用各种语言美化自己的变态感情,但本质是就是变态。
奎尔特这个角色塑造的很不错,电影略显单薄,我搜索了一下相关的文章阅读,发现这个人某种程度上是这部电影或小说的灵魂人物。
这个人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可以一眼看透两类人,一类是和他一样的恋童癖,这是他的同类,另一类是他的猎物,那些十几岁的漂亮少女。
奎尔特是男主坏的一面,男主是相对好的那一面。
洛丽塔说她唯一爱过的男人是奎尔特,这句话很可能反应了洛丽塔自己的某种本性。
洛丽塔是那种当时典型的美国女性,喜欢物质享受、浮躁、放纵等,她喜欢奎尔特除了奎尔特敏锐地感觉能力,洛丽塔认为奎尔特懂她,而且奎尔特有充足的金钱给她享受,奎尔特也有男主所没有的责任心,因此奎尔特给洛丽塔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也可以理解为随心所欲的放纵。
洛丽塔是一个智力平庸的年轻少女,没有很高的致力追求,只有不断的物质享受需求。
她也没有其他选择,当母亲去世,自己没有任何财产的情况下,她只能依附于男主,某种程度上洛丽塔的不自由是因为没有钱而和男主达成的一种交易。
这根本不是爱情,这是一种交易。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人有一个智力上的追求是多么重要,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
居里夫人少女时代失恋,她治愈自己的方式非常智慧,她选择了三角函数题,做了几本三角函数习题摆脱了情感困扰。
这是一种多么牛的精神追求。
没有任何一种感情比得上智力上的追求给人带来的享受,我是这样看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