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运录
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在一所重点高中读书。现在他无法上学,一到班上就瑟瑟发抖,紧张兮兮,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我说的起因是什么?她说的就是学习成绩。因为一次考砸了,被同学们取笑,说他是书呆子,只会读书,不懂方法,孩子一下就垂头丧气。从那以后总感觉背后有同学取笑他,他就不敢去学校上课。只要来到教室就会恐惧紧张,心里堵得慌,无法学习。班主任怕他出事,叫他请假回家调养或去医院治疗。
按常理,在家调养对其“病”有好处,但袁老师想告诉大家,不到万不得已,在家调养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如果身体上的病,比如发烧、感冒等器质性疾病,当然需要调养,最好在家里卧床休息。但心理上的问题,比如害怕、心慌等,一定要去面对,不能躲到家里调养。否则会给今后埋下隐患——导致更大的心理或躯体问题。
孩子现在怎么样呢?家长跟我反映,孩子在老家调养多日,现在表现得很好。但只要回到学校,回到县城原来租的房子,又打回到从前——心慌意乱、头晕、腹疼、吃不下饭等等不适,家长不得不另外租房,并且准备让孩子长期休假,回老家调养。
家长问我怎么办?
孩子回到教室或原来的宿舍,肯定会触景生情,情绪突变,人就会受不了。这是为何?这一切都是因为创伤的记忆导致,心理创伤以条件反射的方式表现出来。
只要离开了原先的环境或条件刺激,就不会触发条件反射。但这样做(比如回到老家调养)的结果,就跟天冷躲藏到暖房内一样,虽然暂时感觉不到冷,但以后会越来越怕冷。
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寒冷的天,大家都喜欢躲到暖房里。在暖房虽然不冷,但不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相反,呆久了,再回到现实环境,就会发现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也就说不仅没有提高抗寒能力,反而削弱了抗寒能力。
所以“回家调养”是一个思维误区。
笔者告诉孩子的家长说:如果你的孩子想继续读书,一定要让他学会面对,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而不是一步到位。如果不想面对也可以,就离开是非之地,比如休学一年,远离原来的同学。
可是,不在一个班,但在同一个校园,冤家路窄,还是会经常遇到老同学,还是会引爆不良情绪。
不过也不要紧,只要等孩子的成绩上来了,就会有底气,有自信,就不再害怕那些笑他的同学,毕竟用实力说话最靠谱。
再不行,你还可以让孩子换一个学校,彻底远离是非之地。
以上我们都是从改变外在环境下手。
如果孩子有智慧,能听懂我的话,就会逆行:带着心理和身体不适去逐渐靠近现实环境,而不是远离现实。
其实家长描述的孩子的种种不适,都是人在特定的场景中诱发出来的情绪变化或生理紊乱。这种躯体化反应,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触景生情或者创伤记忆被唤醒。
家长说,她要孩子写保证书,保证以后复读时要好好上学,努力控制情绪,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
我告诉家长,当人置身于特定的场景中,就会情不自禁地爆发躁狂情绪。情绪是按耐不住的,狂躁更是无法控制,反而越控制越严重。
虽然情绪不可控,但由此导致的行为可以控制。
正受不受,只有正面接受自己的情绪,不与之正面对抗,我们只需控制由情绪导致的行为即可。否则,行为必然就会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