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寄生能治什么病,龙眼树上的寄生草药图

首页 > 医疗养生 > 作者:YD1662022-12-03 03:58:37

本文独家首发今日头条,未经许可搬运抄袭,侵权必究

提及桃小食心虫,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桃蛀果蛾,相信很多果农并不陌生,甚至有不少果农因为这种小虫子危害大面积蛀食果实、大幅降低果实的品质而头疼。虽然名叫桃小食心虫,但它不仅仅只危害桃树,而且对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海棠等很多种果树都有普遍性危害。

如果果农在果园管理上比较粗放、气候温湿度不适,果树就容易发生小食心虫危害,如果在虫害发病初期防治不及时,将会导致园内果树上果实深受受害,发生果面遭受污染破坏、果肉被蛀虫啃食、果实畸形脱落以及不能食用等问题,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果面有蛀口、果面果胶,形成有大量虫粪的“豆沙馅”果实或凹陷畸形的“猴头果”病果,受害的果实也会发生过提前成熟、过早落果的现象。可以说,桃小食心虫不论是对果实的品质,还是对果园的产量,或者是对果农的种植收益,都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世代交替危害,防治起来十分的困难。

桃寄生能治什么病,龙眼树上的寄生草药图(1)

近期有果农私信询问有关桃小食心虫的问题,为了能够使更多的果农对桃小食心虫有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今天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桃小食心虫的虫害特性、病害规律,以及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广大果农借鉴参考。

一、桃小食心虫的虫害特性与病害规律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是一种昆虫纲、鳞翅目类、蛀果性的果树害虫,在我国各大果树种植区都普遍发生虫害,对果树果实危害极大。

在虫害的发病时间与危害规律上来说,桃小食心虫一般每年可以发生1-2代,而且具有世代交替危害性。在冬季时,桃小食心虫的老熟幼虫以扁圆形的“茧”藏匿在以树干为中心、树冠投影下1米半径范围内10公分内的表壤中越冬,等到第二年春季回温后的5月中下旬开始到7月中上旬,桃小食心虫的幼虫开始不断出土,其中5月下旬到6月中旬前后是幼虫出土的高峰期;幼虫出土后,会向着树干攀爬到果树树冠下的庇荫处、杂草处、土堆旁、碎石间等处,然后结成纺锤状的夏茧,经过两周左右即可由茧羽化成虫,所以成虫的高发期时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前后。

桃寄生能治什么病,龙眼树上的寄生草药图(2)

越冬羽化后的成虫在1-3天内会在果实萼洼、梗洼或叶片处的粗糙部位产卵,每只成虫可以产卵100-300粒不等,这些虫卵经过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孵化成幼虫,幼虫先会在果实表面攀爬,随后就从果实的果面或者顶部蛀食到果实的内部,幼虫在果实内部经过三周左右的发育就会老熟,接着在果实上由内到外咬蛀出一个圆形虫口,并从虫口钻出果实、落到地面。

在7月中下旬前后早落到地面的老熟幼虫会继续结成夏茧成蛹,然后再按照上面介绍的蛹-幼虫-成虫发育生长过程进行二代危害,而等到8月中旬后晚落到地面的老熟幼虫基本都直接结冬茧越冬,等到次年春季再次孵化危害。

桃寄生能治什么病,龙眼树上的寄生草药图(3)

在虫害的发病环境上来说,桃小食心虫的虫害发生情况与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桃小食心虫的幼虫在5-10公分表土温度达到19度以上或日温稳定在17度以上、土壤湿度达到10%以上即可顺利出土,75%的空气相对湿度最有利幼虫出土,但高温干旱会严重抑制幼虫的出土,所以说在5月底到7月中旬桃下食心虫出土的折断高峰期时,经常出现集中降水1次或者浇灌大水1次、幼虫大批量出土1次的情况。但对于桃小食心虫的成虫来说,21-27度的温度环境和70%以上的湿度环境最适合成虫的生育和危害,但当温度高于30度以上时,成虫的产卵繁殖情况就会大幅减少,当温度高于35度以上时,成虫的产卵繁殖情况基本就会停止。从这一点上来说,温暖高湿的环境有利于桃小食心虫的产量、繁殖与危害,而高温干旱的环境能够有效抑制桃小食心虫的生殖与危害。

桃寄生能治什么病,龙眼树上的寄生草药图(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