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

首页 > 医疗养生 > 作者:YD1662022-12-03 04:10:37

槲寄生是一种寄生在其它树木上的植物,但第一次注意到它,却是在电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中,有求必应屋变出槲寄生,为哈里和女友的初吻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场景。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1)

当时非常诧异他们的感情线,怎么这接吻像是水到渠成一样?毕竟他们当时分明还没有在一起。后来才知道了,是因为槲寄生。

一、巴德尔之死

在北欧神话中,光明之神巴德尔,就是被火神洛基以槲寄生制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

巴德尔是北欧神话的春天之神,奥丁和芙蕾嘉的儿子。他长相俊美,白皙的肌肤和金色的长发永远都闪耀着光辉,与黑暗之神「霍德尔」是孪生兄弟。大概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怕人嫉妒,巴德尔做梦总觉得有人想要害他,这可把他妈给急坏了,咋办啊?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2)

他的母亲芙蕾嘉想到一个办法,她让世界万物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发誓,你们决不可伤害吾儿。为了继续在九界混口饭吃,大家当然是满口答应,但偏偏有这么一种叫槲寄生的植物,大家觉得它太弱了,怎么可能伤害到一个神祇?

所以就没强求它也跟着发誓,这就为后来的悲剧留下了致命隐患。

洛基作为火的象征,某种方面来说也可以代表光明,但众神却偏偏独宠巴德尔一个人,这让就让他有点不爽了。于是洛基化作老妪去套芙蕾嘉的话,知道了槲寄生这个事情。然后洛基骗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用槲寄生的树枝去扔「巴德尔」,却没想到树枝在空中化作利剑*死了光明之神。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3)

「霍德尔」并非有心*害「巴德尔」,虽然它自己也非常懊悔,可是奥丁发誓不弄死你不罢休。但北欧神话里同族相残是大忌,所以奥丁没法亲自动手,所以他用计和女巨人琳达发生关系,生下了自然之神「瓦利」,他落地即成人,刚出生就拿起弓箭*死了「霍德尔」。

但不管怎么样,光明之神的去世,预示着永远的黑暗即将到来,芬布尔之冬的漫长冬季在怒号,北欧神话的最高潮「诸神的黄昏」也因此正式拉开序幕。

二、槲寄生下吻

人们说,如果两个人在槲寄生下接吻,他们就会结婚;而在槲寄生下接吻的怨偶也会和好,这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英国与美国人普遍拥有的观念。久而久之,这个神话也逐渐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

如果有女孩经过或者站在槲寄生下,旁边的男生便都可以走过去亲吻她。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4)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槲寄生下接吻?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槲寄生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它通过一种叫做“吸器”的连接附属物附着在树木或者灌木上,并通过寄生根吸取宿主的水分和养分。如此一来,“亲吻”与“槲寄生”就有着很强的关联,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槲寄生基本上确实是在“亲吻”它的寄主。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5)

当然,槲寄生四季常青,在文化中的形象十分正面,它常常和浪漫、希望、生育力联系在一起,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欢,甚至是过分喜欢。

非洲人打仗时带着槲寄生,可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把它放在门槛上,不做恶梦;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的居民觉得它能帮人隐身;瑞典人甚至觉得用槲寄生的树枝能指示找到黄金矿脉……

在希腊神话中,埃涅阿斯去冥界时就带着槲寄生,以在旅途中保护自己、确保自己能顺利返回。德鲁伊们认为槲寄生是一种蕴含着极大药用价值和神秘力量的神圣植物。这种通常生长在寄主树或灌木上的植物在高卢很少见,出现在橡树上则更为罕见。

什么树的寄生最好,黄皮树寄生可治什么病(6)

所以当槲寄生和橡树的组合被发现时,德鲁伊们便会献祭两头白色的公牛,在橡树下大开宴席。而其中一位祭司则会爬上树,采撷槲寄生,以制作一种由槲寄生制成的药剂。因此他们相信,这种药剂可以使不育的动物生育,且能化解任何毒素。

从神话回归现实,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在英国至今对于槲寄生有着一句话广为流传:

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No mistletoe, no happiness)”

而在我国古代,也不乏它的踪影,这种槲寄生在《诗经》中称“茑”,在《尔雅》中称“寓木”、“宛童”。

正如《诗经·頍弁》中云:

“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未见君子,忧心奕奕;

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茑为女萝,施于松柏”,意喻兄弟亲戚相互依附。茑即桑寄生,女萝即菟丝子,二者都是寄生于松柏的植物。茑萝之形态颇似茑与女萝,故合二名以名之。

因此,茑萝的花语便是相互关怀与扶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