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永平年间,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被皇帝的特使请来中土。二人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了都城洛阳,并在白马寺开始译经。后来专门到了五台山,二人认定这里是佛国圣地,奏明汉明帝在此清凉圣境破土建庙。
在二人的行囊中,不仅有《四十二章经》等佛家经典,应该还带着原产于印度及西亚一带的茉莉花。花为白色,素洁雅致,且香味浓郁,有诗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因此用以作为佛香原料,深受各地僧人喜爱。
“茉莉”即如此与佛家结缘,花名也是由梵文音译而来。《群芳谱》记载:还有其他译法如“抹厉”“末利”“末丽”“抹丽”等,当然都不如“茉莉”好听好看,最后中国人就认了这个名字。徐珂的《清稗类钞植物茉莉》中介绍:“佛书谓之鬘华,北土曰柰(nài)。”
至于两位高僧带来的是干花还是花种,可就无由得知了。知道的是,种子很快也来了。《晋书》记载:“都人簪柰花,为织女带孝。”可见,晋朝时期,茉莉花已经在中土落地生根散叶开花。
如果有人硬要打别,说柰花焉知不是苹果花?那您说,苹果花花期不到十天,茉莉花的花期可长达半年,古人会选择哪个?
既然与佛家渊源甚深,那么将茉莉花谱写进佛乐就顺理成章。诚如此,在五台山佛乐中找到名曲《茉莉花》的种子也算是一个重大发现吧。
五台山佛乐保存有当今世界的音乐绝响——梵乐,来自于印度佛教音乐,又吸纳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养分,遂成为北方佛乐的代表,又被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在欣赏五台山佛乐时,偶然发现其中的《八段锦》曲调酷似民歌《茉莉花》,后经音乐界多位专家论证,这首风靡世界的著名江南民歌曲调源于五台山佛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