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江南全部歌词,走江南歌词背后的故事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4-20 02:48:24

六安网讯(记者 汪娟 王婷婷)在他眼里,乡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一首首美丽的歌。虽然他是一个农民,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是多年来却痴迷于“吃力不挣钱”的歌词创作。做过农民、临时工,也当过村干部,生活屡有波折,他却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音乐梦想。从一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豆腐块”到自己发表的歌词被作曲家谱曲,一路走来,有艰辛的泪水,也有收获的快乐。他叫陈世慧,现年50岁,家住舒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己的创作之路,如今他已在各大刊物上发表歌词400余首,仅2018年上半年,他就在各类省、国家杂志上发表词作达50多首。

“三月走江南,江南雨缠绵,谁在雨丝中漫步,撑着油纸伞……三月走江南,江南柳如烟,谁在柳帘外挥桨,摇着小木船……”清新的语言、唯美的意境,这是陈世慧创作的一首《三月走江南》。说起来,陈世慧走上歌词创作的道路,应该始于少年时代对于诗歌的热爱。虽然出身于农民家庭,但是陈世慧自幼却对诗词歌赋尤其是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古诗词中所包含的美好意境时常让他醉心其中。上初中时,他又开始阅读现代诗歌,这些都为后来他的歌词创作打下了基础。

“小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要是有一天,我创作的歌词能被人谱曲唱出来,那该有多好。”早在少年时代,陈世慧心里就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

高中毕业之后,陈世慧开始了务农、务工交替的生活。多年来,他在外地做过会计、仓库管理员、企业宣传员等多个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写作。他至今还记得,1994年他的第一篇文学稿件在当时的《皖西报》上发表的情形:“别提有多兴奋了,比吃了什么山珍海味感觉都好。”

这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世慧开始了歌词创作。起初,由于作品比较生涩,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后来,经过慢慢摸索,他的作品质量逐渐有了提高。经过不断打磨,2002年,他的词作第一次被发表在当时合肥市的《青年歌词》杂志上。此后,陈世慧一发不可收拾,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随着作品的增多,陈世慧先后加入了六安市音乐家协会、安徽省音乐文学学会以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并在多项省市以及全国的歌词创作赛事上获得奖项。其中一部分作品还被知名作曲家谱曲并传唱。这些,都给了陈世慧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在陈世慧创作的歌词作品中,有几个不变的主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描写六安的风土人情。比如,今年5月,陈世慧为第七届六安山水文化节暨第四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创作的《六安茶谷等着你》正是以流畅的歌词描写了茶谷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于六安茶文化的热爱之情。

“今年是我的收获年,仅上半年,我发表和制作演唱的作品就有54首。”陈世慧说。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陈世慧从去年就回到了家乡,目前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上班。谈及未来的打算,陈世慧坦言自己会继续坚持文艺创作,用心写出更加优秀的歌词作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