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孝悌什么意思,首孝悌的含义是什么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5-01 02:54:19

始于唐末、盛于两宋的民间自建宗庙

第一次将民间自建宗庙的规制写进礼典的是南宋时的朱熹:“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此说其实源自《孝经》里的“宗庙致敬,不忘亲也”,因宋朝以程朱理学治天下,民间宗庙的建设自此进入了发展期,一直延续到清代。

三千年国民教化的终极稳定器

汉书《百官表》里说:“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据此定义,作为官职的“三老”就是专掌教化的官职。所谓教化,就是儒礼中关于“忠孝仁义”的统括,国家治理始于安定人心、而人心之本则是教化。

魏晋时期的“三老”之职虽已不成定制,但士族世家中的掌管人为了安定人心,必要的礼仪教化还是不会缺的,“三老”仅是换了种存在方式而已;自战国时期至今,由各地长者担负的“国民教化”实际上一直维系着我国广大腹地的长治久安,至今已逾三千年。

三老孝悌什么意思,首孝悌的含义是什么(9)

广东“后珠玑巷”良溪古村里的宗庙法庭“六部堂”

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中,我国许多地方实际上已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不过一旦某些传统村落里出现了有伤礼仪风化的事情,村族中由长者主持的教化力量依然会发挥着它的“稳定器”作用。解放战争期间,各地将解放军迎进村的也多是村中长者,所谓“一己排众议”。这样的“神奇力量”历为我国所独有,西方社会自是复制不来的。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我国社会则历来强调宗族血缘的维系,而这维系的基础又基于礼义仁孝,这是无需写进律法里的一种文化力量。

三老孝悌什么意思,首孝悌的含义是什么(10)

老人的规劝?在西方社会是没人会听的

不少文艺作品中为了更立体地塑造一个“大反派”,通常也会给他设置点父母、族老这样的“克星”角色;而面对长者们的教化时,“反派”们的表现往往也显得比较失败、因为那时候的他们多数都无法真正”坏“起来。

”教化“是中国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也许有人没念过书、不熟悉律法,但人们多数都会懂得教化为何物。当我们需要在举国上下传达一种理念时,”教化“的作用就会被无穷放大,这也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一种“中国力量”。在持续数月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无需强制性的行政律令、无需出动什么维稳力量;各地仅需以一纸公告晓以利害、再由地方长者振臂一呼,全国上下就形成了一张无形的防护网。

三老孝悌什么意思,首孝悌的含义是什么(11)

抗疫过程中的我国农村一片祥和

我家人就是全国无数农村“村官”之一,开始时她还担心村民们会无法理解防控举措引发混乱;现实中由于有着这样的“终极稳定器”,她的工作倒是轻松得很,难怪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老外们会对此发出疑问了!

农村是我国最庞大的基层组成单位,正因“三老”这样历史悠久的孝悌文化,我国社会就有了理念高度一致的教化体系,举国上下的高度自律其实正源自我们自小就备受熏陶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家乡是如此,相信你我他的家乡也会是如此吧!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本号将坚持文章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文化史论内容;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