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调皮的JINX,了解更多关于新能源资讯和技术
科学深处是哲学,对于初学者的专研者而言,电机控制问题可以钻到宇宙深处,痛苦不能自拔。
永磁同步电机的本质是利用磁场(定子导电线圈产生磁场 转子永磁体产生磁场)产生电磁力(转矩)。磁场的电磁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导体内的电流、导体的长度以及电流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都有关系,在均匀磁场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F=BILsinθ表示。这个大家在高中物理已经很熟悉了。
当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重合,即θ=0°,电机转矩为0。
当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正交,即θ=90°,电机转矩最大。
电机控制的目的是产生转矩,并最大程度提高转矩,以改善电机性能。因此,如何保证电机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时刻相交,是电机控制的核心。
既然要控制两个磁场的角度,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磁场的位置,即所谓的转子位置—参考基准。(这里面涉及到电机控制中非常重要的角度自学习,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转子位置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就是控制定子磁场位置与转子磁场位置成90°。定子磁场是通过控制三相交流电来实现(电生磁),那么电机控制实际上就是对电流的控制。
如下图所示,灰色是电机基准磁场位置,粉红色为定子磁场位置,两者之间的角度并不是90°,因此此刻能产生一定转矩,但不是最大。
根据正交分解的原理,有效扭矩就是粉红色磁场在垂直与基准磁场90°的分量所产生。这里虽然简单,但非常关键,电机控制学中Clarke和Park变换隆重登场。将转子磁场方向定义为D轴(直轴),垂直与D轴90°的方向定义为Q轴(交轴)。也就是说任何时刻的定子磁场都可以分解为D轴磁场和Q轴磁场,其中D轴磁场不产生转矩,只有Q轴磁场产生转矩。电机定向控制中的这种数学处理方式,也就是Clarke和Park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