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美国电视剧作为一种产业运作已相当成熟,成为全世界最商业化的产业体系之一,不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在电视剧制作领域都备受关注。
分析美国优秀家庭剧的叙事方式,对提高国产家庭剧品质有一定地启发意义。《绝望的主妇》作为美国家庭剧的“变式”,在突破常规家庭剧的剧集模式方面做出了巨大创新,对电视剧的创作有极大研究价值。
但也要有意识地规避由文化背景、制播体系的差异性造成的文化议题争议。为国产家庭剧的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美家庭剧的编剧策略比较
在创作上,中、美家庭剧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生产流程方面,基本顺序都是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播出。
在创作实践方面,大体都可以分成策划、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剪辑几个环节。然而,在具体的编剧策略实施过程中,中、美家庭剧在认识理解和执行实践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在处理剧本故事走向和议题设置的丰富性上,中美采取的方法各有侧重。
剧本的既定化与弹性化的比较
在剧本创作上,中国家庭剧采用既定化的完整剧本,在结构上具有封闭性、阶段性特点。为强化戏剧冲突,处于外层的叙事框架会包含多条故事线索,多个人物形象,但故事线索多按时间顺序展开,经历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结局是定型的,人物去向是固定的。
以经典家庭剧《渴望》来说,大结局是封闭式的,人物的去向也是确定的,围绕小芳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揭开即到高潮,然后很快收尾。
在剧本确定后,拍摄过程中已经确定了绝大部分的故事线和人物角色,一切叙事都围绕着既定主题展开。
不论外界观看环境如何变化,剧本完成时故事就成为一个定型化的产品。剧本的既定化与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播出体制是配套的。
中国电视剧创作采用以部为单位的成片制度,追求作品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后期可以修改,但整部电视剧的故事走向封闭在创作团队内部,和观众没有互动,是一种单方面的信息输出。在播出上多采用日播的形式播出,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2至3集。
通常是一部剧制作和播
出一次,收视率高的话会再次重播,像美国连续剧或系列剧一样能够连续播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作品,目前只有《乡村爱情》系列剧一部。
相较国产电视剧的既定化剧本,美国当代主流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多采用一种弹性化的方式。作为黄金时段剧情剧的拍摄脚本,它有自己的程式:首先,其结构是开放的,能够进行不断地延伸发展。
其次,常是复线叙事,各条故事主线不断发展变化,且没有确定的过程和结局;再次,随剧情发展需要,会随时添加新的故事线索和新的人物,也可以结束一些旧的故事线和原有人物。这种弹性化的剧本结构,可以让一个故事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弹性叙事是与美国电视剧制作、播出体制以及观众收视习惯相配套的一种剧本设置。
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播出采用“演季”的形式,一部电视剧从样片制作——“有限定制”——全演季制作——新演季制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动态的开始和结束均取决于实际收视效果。这种制播体系决定了美国电视剧的故事线索必须具有“弹性”,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剧本的弹性化优势,使得美国家庭剧可以容纳更多的叙事元素,也能时刻反映某个阶段的社会文化特征。
《我爱露西》“凸显了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美国文化和美国电视行业中的变革”。露西·里卡多(LucyRicardo)和里基·里卡多(RickyRicardo)夫妇成功的模式成为二战后美国其他人的效仿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1953年1月19日播出的“露西在医院产科病房生下小里基”一集,“收视率达到71.1%”3,电视剧通过露西与里基喜剧性的遭遇再现了美国人的“婴儿潮”,这一集将美国的全国性趋势真实地转化为美国广大观众可以理解且具有娱乐性的家庭剧情节。
《我爱露西》一直充满着为露西而设计的古怪而滑稽的表演,但自始至终,该剧的时间节点都反映着美国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征。
编剧根据新的社会热点随时调整剧情内容,观众、评论界等外部观点会直接影响剧情发展,在创作上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尽可能地缩小观众与剧情的距离。
既定化的剧本不能对社会热点形成实时反映,在悬念上,也较为稀松和平缓,在时间线上,也多采用“生活流”式的直线叙事。
尤其在《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播出电视剧时,不得在每集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出台后,创作者在编写剧本和后期剪辑中,不再考虑几分钟必须设置一个段落、设置大小悬念,悬念的设置基本处理在每集的开始和结尾处。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保证了家庭剧情节发展的流畅、自然,但也造成情节拖沓、节奏缓慢等不利影响。
相比美剧悬念的扣人心弦,中国家庭剧更加注重“情理之中”,家庭中故事情节的走向是沿着一定的常规轨迹,使得观众根据以往的知识及经验能够对剧中人物的未来命运做出预判并产生心理上的主观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