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东觉得自己未来应该是一名宇航员,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当前它的主要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他们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会导致角色混乱。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二、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要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意志
B.能力
C.智慧
D.诚实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阐述
1.婴儿期(0-18个月左右):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前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有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儿童早期(18个月到3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一时期儿童逐步形成"意志"品质。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被禁止的活动。成年人应该是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过多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尝试和主动性的性格。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儿童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成年人对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勤奋给予鼓励是必要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有了"能力"的品质。
5.青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个体此时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这里的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他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6.成年早期(18~25):亲密对孤独
只有具有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发生融合,这里有自我损失或牺牲,只有这样在恋爱中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否则将产生孤独感。这一时期形成"爱"的品质。
7.成年期(25~65):繁殖对停滞
这里的繁殖不仅仅指生育方面,也表现的在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以上):自我整合对失望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三、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他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A.发生认识论
B.自动调节论
C.认知同化论
D.图示反映论
皮亚杰的心理学的核心是认识发生论,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认识发生论具体为:
1、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2、人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3、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4、心理发展就是个头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四、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但发展不是匀速的,其中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年基建无显著差异的是()
A.学前阶段
B.一年级到二年级
C.三年级到五年级
D.五年级到六年级
个性发展的过程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据调查,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趋势表现如下趋势:
1、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一年级到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过程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3、五年级到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该题的选项是:C。
五、以下教学中不属于"重视知识生长过程"的是()
A.浓缩、提炼或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
B.暴露问题思考过程
C.重视结论的应用过程
D.重视先见、直觉、试误与错念的过程
重视知识生长就是重视认识发生的过程,属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的一种研究认识(知识)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心理起源的学说。它反对传统的认识论,把建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统一起来,以认识论为目标和起点,通过生物学的方法论的类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建构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活动之上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要内容为:(1)知识(或认识)的心理起源,即知识来源于动作(活动);(2)知识的形成,即主体在与外部世界连续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3)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即主体通过反省抽象和自我调节这两种机制,促使新的结构经常处于建构之中。
重视知识生长过程的表现:(1)浓缩、提炼和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2)暴露问题思考过程。(3)寻找规律指导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4)允许学生试误。(5)重视先见与错念。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C。
六、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心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生理自我
D.自我意识
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从1岁开始就认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并能够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新的水平,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在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自我阶段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且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该题的正确选项:A。
七、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的为()
A.涂鸦期
B.象征期
C.临摹期
D.概念化期
E.写实期
随着儿童身心发展,学前儿童绘画发展一般经历了涂鸦期(1.5-4岁)、象征期(4-5岁)、概念化期(图式期)(5-7岁)和写实倾向期(7岁左右)
该题正确选项:C。
八、下列不属于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的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影响个体心理差异的因素有:1、遗传。2、环境。3、教育。4、主观能动性。
该题的选项为:B。
九、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心理内化的形式不包括()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技能内化
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外部客观化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常见的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
该题的选项为:D。
十、(多选)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小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心理自我阶段
B.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发展有很高的一致性
C.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在小学5-6年级
D.小学高年级的女生自我印象变化较小,男生有较差的趋势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其中心理自我是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小学阶段是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自我体验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在小学五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时期。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该题的选项: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