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简介
传世《淳化阁帖》宋拓本著名者有:安思远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潘允谅藏本(现藏上海图书馆)、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宋拓王右军帖》(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以上诸本除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同出一石,其余均出自宋代不同的刻石(木)。
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故宫博物院曾于乾隆清宫东庑(此帖原在养心殿)陈列《淳化阁帖》一部。第一册卷首与第十册卷尾钤有“懋勤殿鉴定章”、“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内夹黄纸签条有“宋拓淳化阁帖一匣十册,上等”字样,帖中未见其他印章与题跋。此本即马子云先生提及的“懋勤殿本”。此十卷本为刻石,为宋纸、宋墨、宋拓无疑,与传世另一宋拓“潘祖纯本”出一石。
二、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简介
此帖宋代流传未详,明代秘藏于潘家,历经天泉翁(潘祖纯伯祖)、潘凤洲(潘祖纯伯父)、潘祖纯三代收藏,明万历庚申(一六二○)季夏,经吴兴方仁宇重新装裱于观生堂。清代经卓蔗老、梁国治、李宗瀚、李联琇、李翊煌递藏。帖中有潘祖纯、查升、李翊煌、许福昺题跋,以明万历丙午(一三○六)潘祖纯题跋最早,故称之为“潘祖纯本”。清宣统元年(一九○九)经李翊煌手石印行世,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许福昺又用珂版印行,印刷极为精美,但流传极稀,唯罗原觉、曾克专、张彦生诸先生稍有论及。现藏上海博物馆。
上述两种宋拓本亦非同一时间所拓,“懋勤殿本”要早于“潘祖纯藏本”。因相传《淳化阁帖》祖本刻于枣木,年代久远,枣木本开裂,后用银锭加固,故有无银锭纹是祖本的凭证。南宋人对此亦深信不疑,往往在宋刻原石上加刻银锭纹,以充祖本,故在宋代拓制“潘祖纯藏本”时,就已经有银锭纹出现,而“懋勤殿本”拓制时还未刻银锭纹。浙江图书馆现存残石上还能找到银锭纹两处。
三、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与潘祖纯藏本、懋勤殿本的校勘
区别拓本与刻石的异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对比石花痕、字口特征。因两者完全吻合,没有必要一一罗举,笔者随机地抽取了浙图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几块刻石与懋勤殿本进行校对,结果如下:
卷六谯周帖,首行“谯”字右侧、二行“令”字均有相同石花
卷六谯周帖,二行“严君”之“严”字右侧均有相同石花。
卷六谯周帖,三行“司马相如”之“相”字均有相同石花。
卷九授衣帖,六行“忧驰无复”之“复”字左侧有相同圆形石花。
卷九奉别帖,一行“奉别”之“奉”字左侧有相同石花。
卷九奉别帖,六行 “当可耳然”之“然”字左侧有相同石花。
卷九奉别帖,九行“体气顿至”之“顿”字下有相同石花。
卷一齐高祖萧道成帖,三行“见卿”,四行“知卿”间有相同石花。
此外,(西十石)卷一唐太宗《所疾帖》首行“所疾者”上尚多一“卿”字,(西二石)卷三刘环之《感闰帖》第一行“环之顿首”下尚多一“秋”字,(西九石)卷七《朱处仁帖》后尚多存《吾服食帖》二行,以上特征《淳化阁帖》其它版本均无,唯在“懋勤殿本”、“潘祖纯本”上出现。
通过以上简便的校对已经能够明确浙江图书馆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就是宋代刻石。
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浙图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会不会是明清时期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或相类的底本再翻刻?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翻刻碑刻大多会将石花照样摹刻,翻刻法帖未见有将石花一并摹入的。其次,刻石的质材不可能完全一致,每块石头有其自身独特的石质纹理(石筋、石裂纹),这些纹理是无法用刻刀模仿的。浙江图书馆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上能见到的石质纹理痕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完全一致。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批石刻皆为太湖石所刻,最早共有八十一块,但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被人为破坏了。石刻中绝大多数是南宋所刻,还有部分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复刻。两者区别在于南宋刻石皆系双面,而清朝所刻为单面。两者所用太湖石料也有区别,南宋石质更为细腻,颜色更为白皙,而清代所用刻材较粗糙,颜色也相对要深一些”。是否如此呢?其实,上文统计帖目已经可知,现存二十五块刻石(四十六面)已经包括《淳化阁帖》的五分之三强,故此套刻石全套完整数目应该在四十块左右,而不应是相传的八十一块。八十一块的说法可能还包括浙江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明清墓志、刻帖。所谓“南宋刻石皆系双面,清朝所刻为单面”完全是臆测,经鉴定坐南四块单面的刻石亦为原刻无疑。即便偶有补刻,亦是在宋代椎拓“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之前,现存《阁帖》残石绝无明、清补刻现象。
结束语
据文献记载,宋代刊刻《淳化阁帖》有数十套之多,要确定它究竟是其中哪一套,还有一定难度。但可以推断的是,此帖刻于浙江杭州,如此众多、笨重的帖石从它处移到杭州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此套帖石可能私刻而非官刻,理由是:首先,此帖存在同一面颠倒刊刻的情况(一卷内容刊刻结束,其后尚有余石,就颠倒刊刻他卷内容),比较节约石材。其次,双面刻石文字有的正反颠倒(为传拓方便,颠倒的帖石翻一面正好是正面),但也有的是不颠倒,不够统一严谨。基于刊刻在杭州又属私刻,笔者推断为“世堂本”,刻于宋度宗咸淳间(一二六五—一二七四),系贾似道门客刻帖高手廖莹中摹刻,因置于世堂而得名。据传贾似道门客廖莹中精于摹勒,王用和工于镌刻,曾令翻刻,故“世堂本”亦属“贾刻本”体系。笔者认为此帖是传世《淳化阁帖》较佳的修缮本,刊刻精细无比,又将《阁帖》原本的刊刻失误一一更正,且笔法墨趣突现,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附:现存帖石目录
单一(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徐峤之《春首帖》八行;陆柬之《得告帖》四行;薄绍之《回换帖》六行
单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前有“甲二”卷版标号
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二行;东晋康帝司马岳《陆女帖》二行;东晋哀帝司马丕《中书帖》四行;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庆赐帖》六行;东晋文孝王司马道子《异暑帖》三行;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谯王帖》(仅存首行)
单三(残石两块:卷三、卷四)
一、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孔琳之(原作孔琳)《日月帖》(自“盛比”行起,仅存后五行);王僧虔《刘伯宠帖》(存前八行,至“乃更”止)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李邕《晴热帖》(自“不示之”行起,存其后六行);褚庭诲《辞奉帖》(存前四行)
单四(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阮公帖》(缺前二行,存后五行)、《家月末帖》二行、《蒸湿帖》四行、《不得西问帖》一行、《丘令帖》四行、《谢生东旋帖》六行、《飞白
帖》三行、《遣书帖》(存前三行)
东一(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前有“三四”卷版标号
王凝之《八月帖》(存二行);索靖《载妖帖》八行、《七月帖》四行;刘穆之《家弊帖》六行;王劭书标题一行。
东二(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一”卷版标号
庾亮《书箱帖》(原作庾元亮)五行;庾翼《故吏帖》、《季春帖》五行;沈嘉《十二月帖》(原作沈嘉长)四行;杜预《十一月帖》五行、《亲故帖》仅存起首第一行)
东三(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四”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第六行“举体”起,至三十六行“扶风”止)
东四(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欧阳询《比年帖》(自“岂能”行起,存最后二行)、《脚气帖》三行
柳公权《圣慈帖》五行、《伏审帖》十行、《荣示帖》六行、《十六日帖》二行、《辱问帖》(仅存第一行)
后有“四六”卷版标号
东五(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右侧中部有“五二”卷版标号
宋儋《接拜帖》二十一行;卫铄《急就帖》八行;古法帖《贤弟帖》(仅存首行)
东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九”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数年帖》(自“燋金”行起)存六行,《东都帖》四行;
唐高宗李治《无事帖》六行、《文瓘帖》二行、《钱事帖》一行、《六尚书帖》四行、《昨日帖》二行、《玄堂帖》(存前六行,至“知此”行止)
东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遣书帖》(自“一日”行起,存四行,后有银锭纹)(见图十三)、《采菊帖》五行、《增慨帖》四行、《由为帖》一行、《月半哀感帖》四行、《独坐帖》四行、《安西帖》六行、《黄甘帖》(存起首二行)
东八(卷六)
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又不能帖》(仅存二行,缺前四行)、《疾不退帖》五行、《儿女帖》五行、《彼土帖》十一行、《谯周帖》四行、《夫人帖》三行、《蔡家帖》
(仅存首行)
东九(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前有卷首标题
《适得书帖》五行、《知欲帖》三行(左上残损)、《差凉帖》(仅存首行,上损)
二、倒石,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极热帖》八行、《冠军帖》三行、《服油帖》(存前三行)
其后附正刻数行。
东十(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二”卷版标号
杜预《亲故帖》(缺首行,存后三行);王循《七月帖》五行;刘超《如命帖》三行;谢璠伯《江东帖》四行;王徽之《得信帖》七行;谢庄《昨还帖》仅存前一行
东十一(残石两块:卷九、卷二)
一、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授衣帖》(自第六行“日忧驰”行起,存后七行)
《奉别帖》(存前十行,缺末行三字)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王导《省示帖》七行残字
东十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下有“一二”卷版标号,上有“甲三”卷版标号
宋明帝刘彧《郑修容帖》(存末二行);齐高帝萧道成《破帖》四行;梁武帝萧衍《数朝帖》五行;梁高帝《众军帖》五行;梁简文帝萧纲《康司马帖》四行;唐太宗李世民《江叔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三(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日月帖》(自“瞻廓”行起,存三行)、《兄灵柩帖》七行、《省别帖》(仅存一行半)
二、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夜眠帖》四行、《嫂等帖》(存前九行,至“骆驿”行止)
东十四(残石两块:卷六、卷九)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侍中帖》(缺首行,存后二行)、《敬豫帖》二行(上有横刻“巳十三”卷版标号)、《清和帖》五行(左下截残损)、《追寻帖》(仅存“追寻伤”三字)
二、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相过帖》(缺前四行,自第五行“尽此”起,存七行(上有横刻“壬一”卷版标号)、《诸舍帖》二行、《永嘉帖》四行、《鹅还帖》五行、《诸女帖》(仅存首行)
东十五(残石两块,卷二、卷八)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华《得书帖》四行、桓温《大事帖》六行
二、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黄甘帖》(仅残存二字)、《尊夫人帖》(存三行,右上角残损)、《日五期帖》四行、《先生帖》二行、《雨快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唐高宗李治《玄堂帖》(仅存最末一行)、《遣弘帖》六行;陈叔慎《梅发帖》六行; 陈伯智《热甚帖》三行、《寒严帖》四行
东十七(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嫂等帖》(自“慰吾”行起,存五行,上有“十卷九”卷版标号字样)、《鄱阳帖》八行、《鹅群帖》八行、《敬祖帖》(仅存首行)
东十八(卷五)
前有卷首标题刻款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一”卷版标号
苍颉《戊己帖》四行;夏禹《出令帖》二行;孔丘《延陵帖》二行;史籀《射州帖》二行;李斯《田畴帖》四行;程邈《天清帖》五行
东十九(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钟繇《长风帖》(前缺二行,自“居处”行起,存七行);皇象《文武帖》六行、《顽闇帖》九行;张华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郗鉴《灾祸帖》(仅存后二行);郗愔《九月帖》五行、《廿四日帖》二行、《远近帖》三行、《想亲帖》四行;郗超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一(残石两块:卷七、卷一)
一、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有卷首标题刻款
《秋月帖》(存五行,最末行缺)、《桓公帖》残存八行、《谢光禄帖》残存首行
(有银锭纹一)
二、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晋元帝司马睿《安军帖》三行、《中秋帖》五行
东晋明帝司马绍书标题一行
西一(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山涛《侍中帖》八行;卞壶《文墨帖》六行;谢发《晋安帖》六行;王昙首(原作王昙)《服散帖》(存前四行)
后有“三九”卷版标号
西二(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谢庄《昨还帖》三行;司马攸《望近帖》四行;刘瓌之《感闰帖》四行;王坦之《谢郎帖》四行;王涣之《二嫂帖》八行;王操之《婢书帖》;王凝之《八月帖》
西三(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有“三五”卷版标号
王劭《夏节帖》五行;纪瞻《昨信帖》四行;王《静媛帖》六行;张翼《节过帖》三行;陆云《春节帖》五行;王邃《张丞帖》三行;王恬书标题一行
西四(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何氏《去留帖》五行;蔡琰《我生帖》二行;
古法帖《敬祖帖》五行、《鄱阳帖》八行、《度德帖》五行、《亮曰帖》(仅存首行)
西五(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前有“四四”、上有“丁四”卷版标号
褚遂良《家侄帖》(存后七行);
虞世南《大运帖》五行、《去月帖》六行、《贤兄帖》八行、《疲朽帖》
西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有“一五”、“甲六”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九行、《辱书帖》十一行、《比者帖》(存九行,缺末行)
西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雨快帖》(存五行,缺前二行)、《长史帖》二行、《得凉帖》五行、《此郡帖》八行
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其后余石尚多。
西八(卷九)
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余杭帖》(存五行,缺首行)、《节过帖》八行、《愿余帖》七行、《夏节帖》七行、《思恋无往帖》(仅存前三行)
西九(倒石,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离不帖》三行、《清晏帖》四行、《朱处仁帖》三行、《吾服食帖》二行、《爱为帖》一行、《盐井帖》三行、《七十帖》(仅存前三行)
西十(倒石,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七”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昨日帖》三行、《三五日帖》三行、《雅州帖》四行、《道宗帖》二行、《所疾帖》一行、《北边帖》二行、《八柱帖》八行,《气发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一(残石两块:卷二、卷九)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芝《八月帖》(仅存最末三行,右上截残损)、崔瑗《贤女帖》四行(右下截残损)
二: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不谓帖》(自“自胜”行起,存四行)、《阮新妇帖》三行、《奉对帖》九行(尾残损)
西十二(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亮曰帖》(仅缺首行,存七行);怀素《右军帖》七行;张旭《晚复帖》四行、《十五日帖》三行
后有“五七”卷版标号
西十三(残石两块:卷十、卷七)
一: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知铁石帖》仅存最末一行、《玄度何来帖》八行
二: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还来帖》存最末一行 、《雪候帖》三行 、《知远帖》三行 、《荀侯帖》五行
西十四(残石两块:卷九、卷六)
一: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涧松诗》四行(右上角损)、《仲宗帖》二行、《黄门帖》三行、《外甥帖》二行、《思恋帖》三行、《冠军帖》三行、《可必不帖》(仅存前二行)
二:正石不倒,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昨得帖》二行(下截残损)、《不快帖》四行(下截残损)、《小佳帖》(仅存首行)
西十五(残石两块:卷六、卷二)
一:倒石,卷六王羲之《二谢帖》仅存五字,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此石漫漶不清)
钟繇《白骑帖》四行、《常患帖》二行、《雪寒帖》四行、《长风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六(卷五,倒石)
诸家古法帖第五:
前有“五五”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自“羲及隶篆”行起,存十三行)、何氏《投老帖》十三行
后有“五五”卷版标号
西十七(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长素帖》(缺首行,“得敬豫”行起)存二行、《知念帖》六行、《长风帖》三行、《谢生帖》三行、《初月帖》四行、《时事帖》七行
西十八(卷二,倒石)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有卷首标题
张芝《冠军帖》存十九行,“不见奴”行后缺
西十九(卷五)
首行有“五三”卷版标号,上端有“戊三”标号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贤弟帖》(缺首行,自“之伤”起)存七行,隋朝法帖《慧则帖》八行
智果《评书帖》(存起首五行)
西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前有“二九”卷版标号
王珉《此年帖》(自“少忧”起)存二行、《十八日帖》二行、《嫂何如帖》四行、《欲出帖》七行;王珣《三月帖》四行;王廙《廿四日帖》(残存首行)
西二十一(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铁石帖》(自“寒不适”行起,存八行)、《知铁石帖》五行)
后有卷版标号“十卷二”
千年古帖还中国——《淳化阁帖》回归纪
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我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的。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宋太宗出秘阁所藏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院侍书王著编成《淳化阁帖》。全帖共分十卷,包括历代帝王名臣法帖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墨迹。最初《淳化阁帖》刻于枣木版上,宋太宗拓成阁帖赏赐近臣。后木版毁于战火,故传世拓本极少。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帖中真假不辨之处很多,影响了它的学术价值,但它对于推广和流传我国古代的书法名迹起了一定的作用。
2003年9月4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宣布,上博将从9月24日起公开展出用450万美元巨资从海外购回的四卷126页国宝级珍贵文物北宋祖刻《淳化阁帖》。
450万美元的价格,仅次于2000年以4404万港元成交的一件“明五彩鱼藻纹盖罐”,超过了2002年12月以2999万元成交的北宋书法家米芾名作《研山铭》,成为中国古书画交易价有史最高。因此,这份北宋祖刻《淳化阁帖》不但是迄今为止中国交易价格最高的书画作品,也是国际市场上的“第二高价”中国文物。
《淳化阁帖》共有十卷,450万美元买半部古帖,平均每页帖价值近3.6万美元,是否物有所值?故宫花2200万元人民币买一件《隋人书出师颂》尚且引发了争论不休,半部北宋《淳化阁帖》又为何能以“全球第二高价”回归上博?记者走访了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听他们细说这部《淳化阁帖》的历史价值。
丛帖之祖价值连城
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志在偃武修文的宋太宗赵光义下旨:拿出秘藏在宫中“淳化阁”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的墨迹,由侍书学士王著加以编选。王著共选择了108人的420帖,分作十卷镌刻在枣木板上,然后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成少量墨本,赐给亲王大臣。《淳化阁帖》由此得名,并且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分五个方面向记者历数了《淳化阁帖》的历史功绩:
《淳化阁帖》是可以确认的中国“丛帖之祖”。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开辟了“丛帖”这一新的形式。丛帖,是将若干种法书汇刻而成的一种字帖,启功先生曾经把它比作如今的《书法全集》。尽管根据文献记载,比《淳化阁帖》稍早的还有南唐的《升元帖》或澄心堂帖,但是不见实物,只有悬案,而《淳化阁帖》是确确实实存的在中国第一部丛帖。
《淳化阁帖》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学科——帖学。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开始,历朝历代有上百名学者参与对它的研究,研究涉及到内容差错、文字释读、版本间的传承关系等方方面面。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帖学走向衰落,但最近又开始复苏。
《淳化阁帖》保留了大量重要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真迹现已失传,而目前所能见到的王字模写本也只有20余种。而《淳化阁帖》的第六、七、八卷是最有价值的摹刻王羲之墨迹的专卷,共收录王字170帖,可谓是王字的仿真帖。又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只留下一件“欧体”真迹,算上摹本、碑刻,也不足20余件,而《淳化阁帖》收录了30件。因此《淳化阁帖》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法书,功不可没。
《淳化阁帖》收藏的法帖中有一些差错,但是所收藏的东晋以后的法帖里,大多数内容值得考证,它们记录不晋人生活习俗,在多个方面可以补充其他文献记载的不足。
《淳化阁帖》出现以后,广为翻刻,宋代已经有30种以上的翻刻本,元明清三代更是不计其数。受它的影响,北宋掀起了刻印丛帖的高潮,到明清两代,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大量刻印丛帖,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传布。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花了六年时间临摹《淳化阁帖》修成正果,他评价说:“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
既然《淳化阁帖》历朝历代都有翻刻,为何唯独半部北宋祖刻的《淳化阁帖》格外珍贵?
所谓祖刻《淳化阁帖》,就是指用原始木版拓印的一批丛帖。当年祖刻的《淳化阁帖》发行量极少,只有赏赐给了王公贵族以及位居中书省和枢密院(相当于国务委员、军委委员级别)的大臣。而此次回归的《淳化阁帖》就是出自当年的魏王府。
而到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淳化阁帖》原版在一场宫中火灾中全部焚毁。当时的大臣欧阳修,也只能得到根据祖刻丛帖再刻木版,另行拓印的《淳化阁帖》,因此,这位大文学家深感遗憾。原本就数量稀少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在原版焚毁后更是“物以稀为贵”。
拓印字帖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解释说,把真迹刻到石碑木版上,就需要好的刻工,保证墨迹上石之后不会失真。从石碑木版上拓印字帖,又需要好的拓手,要把字迹清晰地拓印下来,不断的拓印又会磨坏石碑木版。因此,历代翻刻的不同版本的《淳化阁帖》中,经常把工匠刻坏的伤痕、石碑木版的裂痕误以为是原作的笔画,影响临摹。而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在拓印时,木版保存完好,宫中的刻印拓印技术精良,自然比后来翻刻的质量要高出一筹。
单从纸张来看,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就有可圈可点之处。据中国书协会员沈爱良介绍,它采用的南唐澄心堂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明代董其昌曾偶得一张,鼓足勇气也“此纸不敢书”。乾隆皇帝御制的仿造品,如今每开张拍卖也得3万元人民币。
因此,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堪称国宝,它的去向一直备受中国书法界的关注。曾经当过清朝学部主事,民国教育部佥事的上海博物馆老馆长徐森玉生前就曾交待过学生汪庆正,要他关注这部古帖的去向,希望有一天国宝能够重回故里。
国宝回归 峰回路转
事实上,从宋朝到民国,这部北宋祖刻《淳化阁帖》一直传承有序,其中南宋时先后为两名宰相王淮、贾似道收藏,元代更是为大书法家赵孟頫所有,历代收藏家在古帖上都留有印记。到20世纪30年代,这部北宋祖刻《淳化阁帖》最后在上海出现过一次,随后便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不知所踪。
直至1995年,美国收藏家安思远(R.H.Ellsworth)出资28万美元,在香港嘉士德拍卖行拍得此帖。1996年,安思远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携古帖在故宫举办特展。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观后曾专门撰文评价此帖,并认为这一国宝级文物应当回归中国:“不见此帖,我死不瞑目。”安思远曾提出以交换文物的方式,将古帖留在中国,但最终未果。
随着安思远年事已高,古帖回归愈发急迫。汪庆正告诉记者,当时美国有三批最为珍贵的善本书籍,一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另一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只有这四卷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尚在私人手中。安氏无子女,按照美国法律,身后的收藏将会收归国有。“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再无回国的希望。
盯上这四卷古帖的,大有人在,从2002年到2003年,已经有日本、比利时两国的收藏家,四五家拍卖行与安思远接洽,要求竞买《淳化阁帖》。而上博副馆长汪庆正也曾委托董建华的妹妹董建平等朋友几次帮助征购,都因对方要价600万美元未能谈成。而安思远更是向日本方面开出了1100万美元的高价。
情况紧迫,上海博物馆委托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去美国,直接与安氏洽谈。早在1995年,王立梅赴美筹展,启功先生就曾嘱咐她留心《淳化阁帖》,为此,她登门拜访安思远,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安思远先生从19岁开始涉足中国文物,与中国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渐成为一名中国文物收藏家和中国文化研究家,对中国有很深厚的感情。他曾经两次无偿送还了被盗墓贼流失到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还在香港成立了“保护安徽民居基金会”,捐资修缮保护了四座徽州民宅,其中有两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此,安思远早就表示,《阁帖》不卖给日本人,至于对日本人的开价是1100万美元,那是存心不卖。而与其他中国人的开价就降到了550万美元,但他也发现中国拍卖行也不都是为了中国,有一家拍卖行是准备把这件文物转卖给比利时人。
既然如此,双方就有谈的余地。
果然,安氏开价450万美元,并且坦诚相告,虽然已经有人开出更高的价钱,但他考虑中国保存国宝的强烈愿望和诚意,愿以此价出让:中国艺术给了我一切,我也要将这一切还给中国。为了说明出450万美元的理由,安思远给王立梅算了一笔账:要交税,要感谢用了8年时间为他追踪此帖的两位收藏家,还要继续修复安徽民居,真正到他手中的钱已经很少了。
为此,上博再次征集国内权威专家意见。启功先生认为“淳化阁帖如能回归,将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文物回归。”辽宁省博物馆书画碑帖鉴定专家杨仁恺来函表示:“此帖乃海内外孤本,它的文物价值非常重要。较之米芾《研山铭》墨迹不可同日而语。……建议此阁帖最好由贵馆出面收买,以免国宝长期归之国外。”
专家的支持加强了上博收购的决心,凭借着王立梅和安思远的多年交谊,事情最终顺利进行。2002年4月12日,王立梅携带《阁帖》四卷返回北京。4月14日晚,王立梅将《阁帖》送至上海。汪庆正当即对四卷《阁帖》拓本进行逐页鉴识,确认系原件。至此,这件流落海外60多年的国宝终于回归祖国。
但在当时,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筹措450万美元,对上海博物馆来说并非易事。因此,一开始是采取担保方式,即由北京歌华公司进行担保,支付部分保证金后,先将古帖拿回。最终由上海市主要领导拍板,由政府拨款支付450万美元的款项。
再办大展 书法寻根
国宝回家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博物馆将推出以“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为主题的《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在上海引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整个展览将以逐页陈列的方式,将北宋祖刻《淳化阁帖》第四、六、七、八卷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展出的还有上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图珍藏的《阁帖》有关刻本和其他法帖佳本,以及后世书法家临摹《淳化阁帖》和王羲之、王献之书迹的墨迹、描绘“二王”逸事的绘画作品。像王羲之《上虞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北宋《集王字圣教序册》、文徵明《行书兰亭序》、董其昌《行书临帖册》等珍贵的法帖都将在展出之列。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说,围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上博还将举行“五大”活动,届时,上海将继去年冬天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之后,再现“国宝热”:
一、举办《淳化阁帖》和“二王”书法艺术学术鉴赏会。邀请海内外著名书画鉴定家、帖学专家和知名学者鉴赏国宝,围绕《淳化阁帖》的研究、《淳化阁帖》以及其他法帖的研究、“二王”书法研究等学术问题展开讨论。
二、出版《淳化阁帖》最善本珍藏本和精装本,珍藏本为原大原式原装,配合展览的举办和学术研究。
三、举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主题的《淳化阁帖》杯书法大赛。大赛面向海内外征稿,征集作品为临《淳化阁帖》、“二王”书法或学习“二王”行草系列及创作的行书、草书作品;
四、举办《淳化阁帖》最善本高层论坛。论坛将于9月28日至10月中旬相继举行4次,由帖学专家讲解帖学知识,传授临摹技巧。同时为《淳化阁帖》杯书法大赛的参赛者辅导。
五、将大展活动列入2003年上海旅游节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开展以中国书法为专题的特色旅游活动。
另据记者了解,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古帖,并且已经获得了一些挑战权威论断的成果:
——《淳化阁帖》可能是刻在石上。传统都认为,《淳化阁帖》是刻在木版上,然后拓印而成。但是在古帖上分明用篆书写着”淳化三年……奉圣旨摩勒上石”的话,因此,这部“丛帖之祖”的身世值得探究。
——原本被公认最为古老的“国子监本”《淳化阁帖》的生日要靠后。这套古帖中除了第9卷藏在上海图书馆外,其余9卷全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一直公认是北宋祖刻无疑。但是,参照南宋初年刻印的其他宋版书发现,国子监本《淳化阁帖》的刻工均是南宋初年的人物,刻印时间应该是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
——比上博《淳化阁帖》更为古老完好的版本已经毁于圆明园大火。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乾隆皇帝以“毕士安本”《淳化阁帖》为原本,刻印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毕士安本”《淳化阁帖》是一个北宋拓本,但拓印时间比上博《淳化阁帖》更早,因此质量更好。根据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在嘉庆年间的记载,《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印好后,毕士安本《淳化阁帖》就被存放在圆明园的淳化轩中。
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这两年,上博在弘扬人类文明中已形成了三级跳,去年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是第一跳,此次举办的《淳化阁帖》国宝展是第二跳,明年的重大展出活动也已在酝酿之中,便是第三跳。为能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都能共享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只要条件许可,希望能将祖国的瑰宝送到台湾去展出。
而在今年秋天,上海人就将以《淳化阁帖》国宝展为契机,开始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文章由2003年刊发)
附:《淳化阁帖·明拓肃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