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0年到1945年。德国遭受了200万吨炸弹的猛烈轰炸,德国对盟军空袭除了用战斗机、高射炮积极反击外,还建造了大量的防空掩体,用于保护平民和保护它最重要的工厂免受空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其规模是马其诺防线的四倍,不过很奇怪,别人家的防空洞都是往地下深挖,德国的防空洞几乎都是往上建的,这真的有效吗?
一:起源,德国并不喜欢挖防空洞
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对轰炸机袭击的威胁深感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使用齐柏林飞艇和轰炸机袭击过英国的城市,人们普遍认为,用轰炸机袭击古堡和工厂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个特点。当时的流行小说和科幻小说描绘了对未受保护的城市发动毒气袭击的末日恐怖,防空面临的两难境地是,主动防空(如战斗机和高射炮)还是被动防御(如平民和军事人员的防空掩体)。德国倾向于进攻性地使用空中力量,这可能会避免需要广泛和昂贵的防空掩体,因此德国在这一领域的早期工作不如英国全面。主要由内政部通过警察管理,组织空中袭击保护服务,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戈林领导的德国空军宣布成立全国空袭保护联盟。区域后勤基地是在区域基础上组织的,按省、地区向下通过街区和建筑级别的地方*划分。德国空军总参谋部特别视察团对空袭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军事监督,
1935年8月希特勒签署的《防空法》规定,所有德国公民都有义务参加这项计划,并确立了个人服役不受政府补偿的惯例。1936年夏天,海因里希·希姆莱通过内政部控制了警方的空袭保护工作,1937年颁布的法令为后来的空袭避难所政策奠定了基础。并鼓励在工厂和主要商业企业附近建造大型掩体,旨在管理公共和私人建筑以及小型商业和工业建筑的空袭保护,鼓励建造私人避难所,并管理着空袭看守系统。名义上是一个自愿组织,最终拥有1300万会员,其会费用于向公众宣传和教育有关空袭防护的知识,并向穷得买不起防毒面具等小件物品的平民提供防毒面具。一般来说,地方后勤基地的职能主要是监督和教育,而实际的空袭防护管理则由当地警察和消防部门监督。
二:民用防空设施,就是可挡炸弹的大楼
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一轮的掩体建设,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最容易遭受空袭的地区。这包括主要的军事工厂,以及其他可能的目标,如铁路中心。一些特别容易受到轰炸机攻击的地点,如北海的海军基地,比大多数其他地区更早建立了防弹掩体。同样地,开始在最易受攻击的港口建造掩体。然而,大规模的公共防空洞建设直到战争开始后才开始。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对现代防空洞的系统研究还很少。防空建设研究所是由西奥多·克里斯滕教授在布劳恩斯威格理工学院创立的,旨在建立公共防空洞建设的国家标准。许多早期的工业掩体是由私人工程公司设计的。最初的设计还解决了气体保护的需要,许多工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适用于防毒门、过滤系统等可以合并到其中的组件防空洞。早期的地堡为居民提供了相对较高的舒适度。他们有双层床、厕所和洗浴设施,有独立的照明和空气过滤的电力供应,冬天有供暖系统。早期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当地社区。这样做部分是为了满足城市规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