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型人格的缺点,包容型人格的优点缺点

首页 > 游戏 > 作者:YD1662024-01-16 10:06:04

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群友小A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和男朋友已经交往3年。男朋友之前是在工厂工作,做手机安装。后来,工厂效益不佳,男朋友被辞退了。

之后,男朋友有象征性地出去找找工作,但都没有消息。后来,就干脆一直窝在家里,不停地打游戏,或者在网上追剧。

男朋友在家从来不干家务,什么事情都推给她来做,变得很依赖她。这种状况将近持续了一年,后来实在顶不住外界压力,才被赶鸭子上架般地找了份不温不火的工作。

我们在群里都异口同声地问小A,“你当初居然没跟这样的男人分手?”

她的回答也令人惊讶:“其实他也没有那么不好,只是失业了,对我还算温顺,而且我这个人也喜欢照顾别人,觉得被别人需要很有价值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A和她的男朋友其实陷入了依赖共生的关系。

依附型人格的缺点,包容型人格的优点缺点(1)

1、依赖共生的双方互相成全、彼此获利

依赖共生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一项对酗酒者的观察研究。酗酒者不仅依赖酒精,也依赖于家人对他们的悉心照顾。

家人虽然对照顾酗酒的“病患”颇有微词,但他们也发现,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这份依赖,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酗酒者在戒酒之后,这份依赖共生关系被打破,他们和家人的关系反而变得比以前脆弱。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当一方由于酗酒、沉迷游戏等一些习惯性的不良行为,或者由于身体或心理的一些缺陷,而不能照顾自己,转而尽情地依赖另一方,而另一方成全或者享受对方的这种依赖,对对方进行过分的、强制的照顾,从中获得“被需要”的价值感、以及替对方做决定的掌控感时,那他们就建立了依赖共生的关系。

依附型人格的缺点,包容型人格的优点缺点(2)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妈妈对孩子说,“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没有了我,你可怎么办?”

她们一边抱怨指责孩子,一边又不断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很多妈妈的潜意识里并不希望孩子有太过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她们就可以把孩子绑在自己的身边,享受照顾“弱者”的高价值感,以及“一切都是她说了算”的权威感。妈宝男的养成,其实就是典型的依赖共生关系的体现。

在婚恋关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模式。伴侣中的一方属于“照顾者”,另一方属于“被照顾者”。

“被照顾者”会在生活某一方面表现得“很无力”,不能或者不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照顾者”就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并不停地替他收拾烂摊子。

依赖共生关系中的双方互相成全对方,是共生关系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依附型人格的缺点,包容型人格的优点缺点(3)

2、成年人“病态”的依赖共生,始于童年时期的发育创伤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温霍尔德在《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性人格》这本书中指出,依赖共生关系是始于生命早期6个月内的发展性创伤。

① 婴儿0-6个月与妈妈的依赖共生关系

在孩子0~6个月这个时间段里,由于婴儿是无比脆弱的,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他们只能完全依赖妈妈或者其它养育者才能够活下来。

婴儿的自我意识也十分薄弱,无法分辨出“你”和“我”的关系。在婴儿的眼里,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婴儿和养育者此时处于一种天然的依赖共生关系之中。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说过:“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之后的都是病态的。”

在这个短暂的、健康的共生期里,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跟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

比如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的肢体动作、语言表情,都会影响依恋关系的建立。

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笑,表现出轻松的、快乐的神情,那么婴儿会感觉到自己是好的、可爱的、被喜爱的,这个世界是接纳他的。

依附型人格的缺点,包容型人格的优点缺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