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图解:遵守旧章》
•下图:描绘的是一位年轻书生的书房陈设。画面左下角,是一张光素平整的小长桌和一把造型精练的靠背扶手椅,长桌四面平直,桌面之下两腿之间有拱起的罗锅枨,小桌上放置一函书册、一本打开的书籍及一组文房用具。画面的右上角,放有一件圆形高挑的香几,香几上陈设着栽花盆景,盆景后面是一架高书格,书格造型简练明快,分为四层,每层都错落有致地横摞着一函一函的书籍。画面中心处,一位年轻俊秀的书生正与一位飘然若仙的女子卿卿我我,耳鬓厮磨。在室内左侧的靠墙处悬挂一幅美人图,图下正前方是一张长方条桌,条桌上放着烛台炉瓶等供器之类物品。此画面图案取材于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在明代文人手中,书房变成了一个兼及修身、怡情和养生的美好天地。明代文人书房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文人书房布局略微繁琐,但和明代文人书房保持了一种延续性。上文提到仇英的《临宋人画轴》中,屏风的一边挂有一轴人物像,是图中主人公的写真,与主人公形成一高一低、神情如一的“二我”像。清代乾隆帝大约很欣赏其中的文人雅趣,命宫廷画家以乾隆为模特儿绘制了一幅相似的作品,画中文士变成了方巾道袍的帝王。乾隆题词“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这就是《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也称《弘历鉴古图》)。
《弘历是一是二图轴》清乾隆皇帝也爱明式书房
•与仇英作品相比,《弘历是一是二图轴》中的陈设细节有了不小的变化。画中,乾隆帝坐在一个罗汉床上,身后屏风上的《汀ting洲芦雁图》换作了一幅“四王”风格的山水,靠几换成了如意;纱罩下饮茶用的托盏,变成了玉璧和青铜觚gu。原图平视的视角也变成了微微的仰视,前朝文士风流逸趣的书房,摇身变作堂皇富丽的宫廷书斋。但是,房中家具摆放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化,只是画屏对面的小盆景因为视角的关系,湮没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
•书房室内的家具器玩陈设,最能体现文人的精神内涵。他们崇尚自然,讲究“精雅”,对于起居坐卧之具亦颇多关注,有的甚至亲操斧斤制作家具,注入了闲适淡雅、随遇而安、简而不繁的文人审美内涵。
•“此皆山人适志备览,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旧人山水、人物、花鸟,或名贤墨迹,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无事扰心,阅此自乐,逍遥余岁,以终天年。此真受用,清福无虚,高斋者得观此妙。”书架上陈设的书籍,应大多为禅宗道学和医药本草等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策,此外,还应有一些传世法帖。综上所述,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的陈设极为讲究,有几、桌、椅、屏帷、笔砚文具、琴、书几样,稍为风雅一些的会增加前代法书名帖,及一些古董时玩,这些元素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明代文人书房。
•明代文人雅士的书房,突出特点就是以文房清玩为点缀,明式家具陈列其间,烘托出和平安宁幽静的气氛,反映出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悠闲安逸的生活状态,即所谓“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书斋平时洁净幽雅,须尘无染。文人雅士在这个属于自已的小天地里,闲倚床榻览古籍,挥毫泼墨绘丹青,或约上三五同好,齐聚雅斋,摩挲古鼎,品鉴古画,或抚琴弹奏清曲一首,逍遥自乐,以终天岁,不虚此生。
•关于明代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室内陈设,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言情小说的文字描写中,也多有反映。在明末方汝浩编著的社会言情小说《禅真逸室》一书中就记载在妙香寺的一处房间里,陈设有包括紫檀在内的多种家具。该书第七回记载:“赵婆引路,一同进去。转弯抹角,都是重门小壁,足过了六七进房子,方引入一间小房里。黎赛玉仔细看时,四围尽是鸳鸯板壁,退光黑漆的门扇,门口放一架铁力木嵌太湖石的屏风,正面挂一幅名人山水,侧边挂着四轴行书草字。屏风里一张金漆桌子,堆着经卷书籍,文房四宝、图书册页、多般玩器。左边傍壁,摆着一带藤穿嵌大理石背的一字交椅。右边铺着一张水磨紫檀万字凉床,铺陈齐整,挂一顶月白色轻罗帐幔,金帐钩桃红帐须。侧首挂着一张七弦古琴,琴边又斜悬着几枝箫管,一口宝剑。上面放着一张雕花描金供桌,侍奉一尊渗金的达摩祖师。”这段描述为今人了解明代居室内部的家具陈设情况提供了详实的佐证。这间房间里陈设有金漆桌子,在桌子上堆着经卷典籍、文房四宝、七弦古琴等,还有一张交椅以及紫檀万字凉床,在门口处摆放着一架铁力木嵌太湖石的屏风,相当典雅别致,颇具文人气息,算得上是比较典型的明代文人的家居陈设。
•明朝文人书房的九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