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C版初代《星之海洋》
吉积信后来成了“传说”系列的制作人
最初Namco打算开发《幻想传说2》,然而1996年的藤岛康介忙于《樱花大战》,Namco只能换一位画家。当时冈本进一郎去书店买了50本画集作为参考,美术团队一眼就看中了猪股睦实。人设改变后,世界观也发生了变化,新作被定名为《宿命传说》。
《幻想传说》凭借一首主题歌震撼了SFC玩家,《宿命传说》则更进一步,为主题歌配上了片头动画。动画公司Production I.G之前曾在剧场版动画《风之大陆》中与猪股合作,Namco选中这家公司是为了保留猪股人设的神韵。原本Production I.G的项目多到抽不出空,双方的合作眼看就要告吹,但之后《宿命传说》的发售日遭遇延期,反而给合作腾出了工期。
1997年12月23日,PS版《宿命传说》在日本发售,最终取得90万套销量,玩家评价则褒贬不一。本作的声优阵容非常豪华,一张CD内却没有收录多少语音,拖累了剧情演出效果。画面和战斗系统相较SFC版《幻想传说》进步有限,水准明显落后于时代。一系列问题导致PS版《宿命传说》成了鸡肋——音乐、人设和剧情不错,画面和战斗却十分陈旧。
PS版《宿命传说》的画面落后于时代
Tri-Ace则于1998年7月30日推出了《星之海洋2》,即使没有知名画家、声优、歌手和动画公司的协助,依然取得了72万日版销量的佳绩,展现了Tri-Ace深厚的战斗系统底蕴。
Namco随后在1998年12月23日推出了PS版《幻想传说》,除了增加片头动画和隐藏要素,这一作也是“传说”系列首次引入全手动操作模式,明显改善了战斗体验,PS版77万的销量也弥补了SFC版叫好不叫座的遗憾。
2000年11月30日发售的《永恒传说》则是系列献给PS的收官之作。3张CD收录了大量配音,豪华声优阵容不再沦为摆设。游戏的2D画面达到了PS的极限水平,战斗招式也更加丰富,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吉积信在《幻想传说》中仅负责宣传,后来参与了《宿命传说》和《永恒传说》的人设沟通和配音指导工作——这些已经是制作人的工作范畴,所以Namco在《永恒传说》发售后便将吉积信提升为制作人。此时狼组进行了新一轮扩招,引入两款新作同时开发的轮换机制,PS2版《宿命传说2》和NGC版《仙乐传说》在2000年末同时立项。
《永恒传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续作和前传
关于“传说”系列对续作的态度,《永恒传说》和《仙乐传说》的主策划长谷川崇做出了详细的解释。系列的大部分作品以完整的剧情为目标,很多没有交代清楚的部分是刻意留白,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填补后续。
举例而言,《永恒传说》的剧情和世界观都非常完整,便没有续作的必要。相应地,《宿命传说》的世界观还有大量空缺,已经超过了玩家的想象范畴,于是《宿命传说2》的剧情涉及时间穿越,既是续作也是前传,对前作做出了良好的补充。
《仙乐传说》在立项之初是一款世界观和其他系列作品没有关系的新作,故事带有编剧实弥岛巧浓郁的个人风格。实弥岛巧的父亲是动画和文学双重爱好者,在父亲的熏陶下,她成为日本第一批《机动战士高达》动画观众,也饱读了各类文学名著。实弥岛巧自幼就希望成为小说作者,在竞争激烈的日本,想在文学界获得成功并不容易,一位前辈推荐她先去杂志社当编辑,以此为跳板积累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