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故事《品格》(资料)
今天
是新华通讯社建社86周年
我们先通过一部短片来了解
几十年来
新华社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新华人传承了一种怎样的品格
对一个人来说,
86岁意味着已进入耄耋之年
但对一个世界性通讯社来说
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活力
因为
一代代新华社记者
薪火相传
将理想和青春融入到
一份共同的事业中
下面就由他们
给大家分享一些故事
吴晶:生命的答案
2016年2月至6月间,吴晶与同事深入挖掘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生平事迹,采写的《生命,为祖国澎湃》等系列组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它的名字叫《我爱你,中国》。对我而言,因为一个逝去的人,这首歌有了更加特别的意义。
他,就是已故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今年2月,当很多人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和同事赶赴长春,开始寻访他的故事。
黄大年很牛。他从事的地球探测研究既可用于油气勘探,也可用于潜艇攻防,有外国媒体曾评价说,他的回国,让某国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了100海里。回国7年,黄大年带领数百位科学家,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年走过的路。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牛人,生平却只有寥寥数语。在人们仓促的回忆中,他的形象高大得几乎令我无法理解。
吴晶(中)在采访黄大年事迹。
为什么,他要放弃英国的高薪洋房,回到祖国从零开始?为什么,他要拿命做科研,还总说“活一天赚一天”?为什么,走到生命尽头,他想的依然是工作,而没有他自己?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四处奔波。白天,就像“上了弦”,一刻不停地追问、记录;晚上,又像“中了魔”,那些问题始终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从冬到春,我们积累了3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个逝去的人开始频繁走入我的梦中,我仿佛就在他左右,却依然无法与他对话。
直到,他的同事姚立华讲了一件事。有一次,姚立华在晚会上唱起《我爱你,中国》,没想到黄大年在台下泪流满面。他把这首歌存到手机里,每当深夜奔波、极度疲惫,他就点开,一遍遍地听。
姚立华说:“你知道黄老师为什么这么拼命,他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再受轻视、而受到尊重。”姚立华的话仿佛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黄大年的内心世界。爱国就是他生命的答案,这份爱蕴含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里,它点燃了心火,熔铸成信念,支撑了他一生的奋斗。
最后一次离开长春时,我们去看了黄老师。骨灰存放室内,他的格子是第67号。学生们用水晶镜框装裱了**为学习他先进事迹做出的重要指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八个字,又一次让我热泪盈眶。
这一次落泪,不是因为感伤,而是因为懂得。黄老师用生命告诉我,人的灵魂假如只是拘泥于个体的偏狭,就只能陶醉于小小的自我成就。当很多人抱怨着尘世的苦与累、计较着个人的得与失,却有像他这样的人,梦想着让国家和人民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伟大牺牲,才成就了事业、凝聚了信仰、推动了中国。
郁玮:战火中感受中国力量
2014年3月,采访以色列海法医院战备演习。
五年前的这个时节,23岁的我,主动请缨,在新婚第三天,前往耶路撒冷,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
那是到达后的第17天傍晚,我正在翻阅当地的报纸,忽然听见“呜——”的声音,我愣住了——没错,是防空警报!火箭弹来了!
街面上,行人开始向楼房里奔跑,车辆也都就近靠边,人们跳下车,寻找最近的掩体或在车边蹲下。在短暂的慌乱之后,我决定带上相机,下楼采访。
“你疯了吗!这个时候出去是会死人的!”就在我即将踏出楼门的那一刻,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一把扯住了我的胳膊。
后来我知道,她叫Rina,以色列人,我的邻居。她出生犹太大家族,知书达礼,但只要一提起巴以冲突,她就会愤怒、暴戾地好像变了一个人。每每当她情绪激动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她总会把头转向我,问我,你们中国什么样儿?肯定不会有火箭弹吧。要不下次你回去,带我一起去看看?我好想在没有战争的地方多住些日子。
对于身处战地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中国的兴趣,绝不仅仅是好奇,还有着深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