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十三邀》
所以,对于有争议的艺人,采访者应该给对方一个输出口,而不是用辛辣问题噎住人,在深度聊天节目呈现出戏弄般的娱乐效果。
我并不想揣测是否出于功利性,但从结果来说,易立竞的采访娱乐性很强,你经常能在她的采访里看到明星表情失控,这样的采访显得专业性不足。
也因此,她的口碑严重两极化。
再回到易立竞和李诞的对比上,一个事业不算好的状态极佳,一个事业腾飞的反而越活越别扭。
为什么?
和当初的自己比,李诞的内里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现在的李诞,看上去非常会,且一直都在讨好观众。
他曾劝许知远,说自己是研究大众的,有些挑战大众的话不要说。甚至细致到用词:男性,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性,提到女性不要用“女人”,要用“女孩”,比较不显油腻。
他是会洞察并会迎合流行趋势的。
比如,他总是标榜丧,总在示弱,总说什么都无所谓。
图源 |《十三邀》
但如前文所述,他明明背地铆足了劲,却给人故意呈现庸,懒,颓。
选择这么呈现自己,他更多的是在敏锐地追热点,想让你喜欢他,而不是了解他。
毕竟这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他。
后来他甚至连表达都不代表自己了,就像他说,他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许知远问,如果不表达自己,那你在表达的时候表达的是谁?
他一时语塞,接着马上自暴自弃称“甘于浅薄”。
他关注大众,是因为他需要艺人这个身份去追逐利益。
但他并不关心大众。
图源 |《十三邀》
可一开始时的李诞并不这样。
众所周知,他当初费尽周折进媒体,就是带着满腔热血的社会抱负。
而当他狼狈地从人挤人的火车站买到春运票时,两个有后门可走的同事已经轻松地帮彼此预留好了车票。
就这个小事,社会的油腻一下滋了他一脸——他不再关注所谓苍生了,他挣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