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十三邀》
颠覆只在一念间。
图源 |《十三邀》
在这一点上,明确表达过对人感兴趣的易立竞,仿佛跟李诞相反。
但比起关心外界和他人,实际她更关心自己的好奇心。
大多数时候,易立竞对人的好奇在于看受访者的反应,而不是了解他。
采访周杰那期,被称为周杰秒*易立竞的名场。
那期节目,周杰三观完全自洽,气场坚定。
所以易立竞不但没找到他的逻辑漏洞,也没把他如别的嘉宾一样“审”到表情失控,反而屡屡被他气场压制,还被反揪漏洞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她又套路式地问:这是自我安慰吗?
周杰气定神闲地喝着茶,笑着答:
我还用自我安慰?
你都说了
我内心强大
还用自我安慰?
图源 |《立场》
是吧,其实易立竞就一招,先套对方的话,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周杰也学会了,反过来用在易立竞身上,她就没招了。
那期,周杰已闭环式证实了自己并没那么在意大众评价了,但采访结尾,易立竞还是以旁白的方式,给周杰定性:
“我的感受是,他仍需被认同。”
周杰自证清白成功,可敌不过易立竞预设的偏见——采了和没采一样。
这给了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易立竞做采访确实是出于本心,但这个本心不是要服务于大众需求,只服务于她自己。
她不打算客观审视他人,自己也不需要被他人客观评价。
她一直我行我素。
所以她从没和李诞一样,因外界声音过度改变过自己。
她把朋友圈的人比作衣服,如果长期不穿,就可以处理掉了。
把“人”大咧咧比作“衣服”,还不需要对方给台阶润滑人情世故,她不care他人的心态已经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