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建党百年,人民文娱特别企划——红影之旅,让我们在电影中,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盛世家国。今天推送的是第十四集——《沙家浜》。
|作者:黄先懿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江南多地相继失守。苏州、常熟、太仓一带的抗日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迅速建立了人民抗日自卫队。两年后,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在阳澄湖畔与人民抗日武装会师,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伏击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烧日军机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随后,为顾全抗日大局,避免与国民党顽固派发生摩擦,部队奉命西撤,不得不将一批伤病员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留下的新四军战士在地下党和当地群众的掩护下,与敌伪进行了巧妙的斗争,并不畏艰苦、*武装,逐渐将队伍发展壮大,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抗日力量。
1939年,“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工作者合影。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三十六个伤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的鱼米之乡,流着血啊流着汗……你的威名震撼了江南,你的钢刀刺破了敌人的心房……”1943年,一首抗日歌曲《你是游击兵团》将这一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此后,这一故事不断丰满,相关艺术创作层出不穷。
沙家浜“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流驻处遗址。
20年后的冬天,刚从香港、澳门演出归来的北京京剧团,接到了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现代京剧的任务。沪剧《芦荡火种》讲的就是当年阳澄湖芦苇荡中的新四军、地下党和抗日群众的故事。取材于崔左夫撰写的《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和江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刘飞的回忆录《火种》,又参照历史资料,以故事发生地为轴心,融进大量真实事件,精心塑造出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胡传魁、刁德一等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
新四军在阳澄湖上行进。
1960年,沪剧《芦荡火种》在上海正式首演,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改编,而在全国演出此剧的剧团更达31个之多。
北京京剧团接到改编任务后,将剧团演员队伍中的“四梁”——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四柱”——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等蜚声京剧界的名角全部动员起来,从京剧的唱念做打出发,逐字逐句进行打磨,剧本则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四人联合改编。
因为突击改编,时间仓促,排戏的周期又很短,首场彩排时大家都不满意。为了改好剧本,北京市委安排剧组去部队体验生活,到阳澄湖实地勘察,又借上海沪剧团赴京演出之机,组织观摩学习。
以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的编剧们反复讨论,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如阿庆嫂,既写她作为茶馆老板娘的干练、泼辣、精明,又写她作为中共地下联络员的机警、聪明、多思;既着力写她对党的忠诚,又用心写她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如此,一个既能“铜壶煮三江,招待十六方”,又“沉着机智有胆量”的阿庆嫂,就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