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图片,沙家浜阿庆嫂简历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1 12:30:21

在样板团期间的汪曾祺。

同时,汪曾祺还注意吸收传统京剧的长处,尽可能把每场戏写得集中、紧凑。《智斗》一场中,阿庆嫂与投靠日本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明枪暗箭”,斗智斗勇。刁德一抓住阿庆嫂一句“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阴险发问:“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洞察刁德一的别有用心,脸上却不露声色,她唱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如今,这出戏中的《智斗》《授计》《斥敌》等早已成为久演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段。2017年大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亮平、祁同伟、高小琴几次三番互探虚实,唱的就是《智斗》选段。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图片,沙家浜阿庆嫂简历(5)

《沙家浜》“智斗”片段剧照。

1964年4月,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在北京正式公演,轰动一时,连续演出100余场,盛况空前。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图片,沙家浜阿庆嫂简历(6)

3个月后,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主席观看了《芦荡火种》的演出,大加赞赏,并提议将剧名改为《沙家浜》:“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现代京剧《沙家浜》拍摄成彩色舞台艺术片,搬上银幕,在城市乡间广为放映。“18棵青松”、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和真挚的军民鱼水情,打动了无数人。戏中的反面人物“忠义救国军”的草包司令胡传魁、狡猾奸诈的参谋长刁德一,则成为人们笑谈的对象。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图片,沙家浜阿庆嫂简历(7)

生动立体的角色,引发了人们对原型的追寻,尤其是沉着机智的阿庆嫂,最为戏迷所关注。然而,时至今日,虽经多方考证,阿庆嫂原型究竟是谁,一直难有定论。一说是时任沙家浜区委*、地下党员朱凡,有说是常熟时任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范惠琴,也有人说是开茶馆做交通站的新四军地下交通员陈关林之妻陈二妹,还有人认为阿庆嫂的原型其实是常熟董家浜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因戏剧表现需要而改为女性角色。

数年前,“18棵青松”原型之一的新四军老战士吴志勤曾被问及《沙家浜》角色原型的问题,他答道,当年的抗日战场上,有许许多多的“阿庆嫂”和“沙奶奶”,她们就是地下党和革命群众的代表,是千千万万投身抗战的妇女的化身。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图片,沙家浜阿庆嫂简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