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二堂舍子剧情介绍,京剧徐母训子剧情介绍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6 01:43:10

 解放后,梅兰芳先生在北京唱过两次《宝莲灯·二堂舍子》。第一次是一九五五年四月文化部等有关单位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在天桥剧场,梅、周二位合演《二堂舍子》一折;梅葆玥、高玉倩分饰沉香、秋儿。第二次是一九五八年,梅兰芳、马连良先生在一次义演中合演《二堂舍子》,是在工人俱乐部演出的,由朱锦华饰沉香,戴文海饰秋儿。现在根据梅、马合演的录音,并补充了闹学和打堂的台词,印行出版。马崇仁同志要我谈一点观剧印象及整理剧本的经过。

 闹学一段是郭元祥同志根据他父亲郭春山先生及萧老(长华)的剧本整理补充的,当年郭春山演老师,萧老演官保。打堂一段,关于秦灿的台词、身段、舞台调度是马崇仁向侯老(喜瑞)核对整理的。

京剧二堂舍子剧情介绍,京剧徐母训子剧情介绍(1)

梅兰芳之《二堂舍子》

 现在着重谈谈梅、马二位合演此戏的特点。

 剧情是沉香、秋儿在学堂读书时,沉香用砚台打死了太师秦灿的儿子官保,回家告父亲刘彦昌,都把*人罪揽在身上,刘彦昌再三盘诘,真相莫明,只得请出夫人王桂英,共同查问,戏剧矛盾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一出念白、做工为主的对儿戏,老生、青衣必须旗鼓相当,才能引起观众的悬念,造成高潮。

 梅、马二位的表演,突出了心理矛盾,刘彦昌想起沉香的母亲三圣母送红灯救过他的命,王桂英当然要保住自己的儿子秋儿的性命,叫沉香去抵命。剧本巧妙地运用传统手法,王桂英、刘彦昌反复轮换询问沉香、秋儿时,从语气及面部表情表达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合乎情理的内心活动。

 这个戏的唱段不多,刘彦昌对沉香、秋儿讲伯夷、叔齐互让王位的故事,唱一段“原板”。以前我听言菊朋唱“快三眼”,连良唱“原板”,并精简了唱词,更紧凑,因为在这生死关头,是不宜多唱的。

京剧二堂舍子剧情介绍,京剧徐母训子剧情介绍(2)

梅兰芳与马连良

 梅先生的王桂英,塑造了封建社会贤妻良母的典型形象,闷帘“导板”和出场后的“慢板”,字正腔纯,雍容华贵。当听到这桩大祸临头的*人事件,他的感情从毫无准备中步步深入,而马先生刻划刘彦昌的思想,使观众清楚地看出他已决心放走沉香,叫秋儿抵命。

 我记得演出前,连良曾两次到护国寺街梅宅说戏,他们二位认真地、仔细地研究“盖口”、身段和舞台位置。马先生还对刘彦昌出场念对做了修改,老词是:“乌鸦喜鹊同噪,吉凶事全然不晓。”这两句是戏里常用的“水词”,而且带有迷信成分。他和朋友商量着改为:“秋风雁塔题名早,春日琴堂得意新。”念给我们听,我们认为改得不错。那次演出效果很好,观众认为严丝合缝,异常紧凑。连良曾说:“这种对儿戏不好演,必须象斗蛐蛐那样咬得紧,才有俏头。

京剧二堂舍子剧情介绍,京剧徐母训子剧情介绍(3)

周信芳、程砚秋、梅兰芳、马连良合影

 梅葆玖世兄有那次录音,最近王琴生同志来京,曾建议葆玥、葆玖重排此戏,到泰州演出,还约了邹慧兰同志在西旧帘子胡梅宅研究录音事,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排成,现在有了这个剧本,以后排戏就省力了。

(《马连良舞台艺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