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影业的“怪兽电影宇宙”风风火火的全面铺开了。其中的两位重量级选手“哥斯拉”和“金刚”,也即将在电影中打一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期待。今天,我们就先聊聊“金刚”这一角色的特殊时代意义吧。
金刚将会与哥斯拉正面对决
1861年,畅销欧洲的《赤道非洲历险记》。保罗·杜·沙伊鲁(Paul du Chaillu),出生于1835年,是一位著名的法国探险家。19世纪的欧洲各国,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探险热潮。探险家们伴随着殖民者的步伐,深入到世界各地,搜寻奇珍异宝。
法国人16世纪就开始了扩张殖民的步伐,只不过18世纪英法之间一系列战争,让法国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直到拿破仑战争之后,稍微恢复过来的法国才又一次放眼世界,寻找新的殖民地——而此时世界已经被抢占的差不多了,法国人只能盯上非洲这片原始大陆了。
殖民扩张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各国政府都要想尽办法争取到民众的支持才行——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殖民地带回来财富和冒险故事。
冒险家们总是最早出发的,他们的探险故事对那个时代的欧洲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激发人们对遥远大陆的好奇心、刺激年轻人为了财富前往殖民地、宣扬欧洲人征服自然和野蛮的强大能力。
1914年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
保罗·杜·沙伊鲁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探险家,他一边前往非洲探险,一边在法国宣传自己的神奇发现,尤其是关于猩猩的故事——他自称是第一位看到活猩猩的欧洲人,甚至还把几具大猩猩的标本运到了法国展览。
很快,名声大噪的保罗出版了《赤道非洲历险记》这本探险书,在这本讲述自己非洲冒险的故事中,他特意强调了一只体型硕大的“非洲丛林之王”大猩猩,保罗描述这只大猩猩“一半是人,一半是野兽”,而他自己也因为成功猎*了大猩猩,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白人猎手。
保罗笔下的大猩猩,就是当时欧洲人认为的,自然与野蛮的典型代表。
探险、殖民所伴随的是征服和*戮,为了让这一行为得到人们的支持,就必须要拔高欧洲人的地位。所以,探险家故意将土著人和大猩猩塑造成野蛮落后的形象,勇敢的欧洲人征服他们,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这本《赤道非洲历险记》中的野蛮大猩猩,就是金刚最早的原型,而那个时代的“金刚”,不仅是野蛮的,还是注定要被征服的。
1933年,梅里安·C·库珀的野心。
《赤道非洲历险记》
1899年的夏天,6岁的梅里安·C·库珀收到了叔叔的一份礼物——《赤道非洲历险记》。对于一个6岁的男孩来说,神秘非洲大陆的自然景观,以及丛林之王大猩猩,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库珀不仅是一位导演,还是一位飞行员和探险家——更重要的,他是1933年版《金刚》的导演。
现代人聊起1933年版的《金刚》,总是刻意强调库珀6岁时看过的《赤道非洲历险记》,但实际上,影响库珀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是20世纪初那个特殊的时代。库珀毕业后就开始参军,一战期间,他成为了美国空军德·哈维兰DH-4轰炸机飞行员。1918年,他的轰炸机被击中起火,库珀熟练的操作飞机绕圈子,最终压低火势保住了性命。
此后的苏波战争中,库珀又作为美国志愿飞行中队的队员,帮助波兰作战。在这期间,他的飞机被击落,库珀被关在苏联集中营里9个月时间,之后他成功越狱……一系列的战场经验,让库珀成了一个敢于冒险的人。所以在离开军队之后,他就开始到各地冒险,有一次甚至还在海盗手中死里逃生。
冒险,成了库珀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当他成为了电影导演之后,此前的经历和积累,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