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记载的日食、月食
而后《尚书》、《春秋》、《诗经》等,都有关于天象的载录。又如《史记》设置了天官志:“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七政与星期天
日、月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叫做七政。七政又称七曜,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日历上还在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一个星期中的七天。
七曜中的五星金、木、水、火、土,又叫做五纬。古人能够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就是这五纬。
金星:在古代称启明星,又称太白。金星黎明时出现在东方,称启明星,到黄昏时出现在西方,称长庚星。
木星:在古代称岁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每十二年,岁星就要绕天运行一圈,每一年里,都要经过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古人根据岁星的这个规律进行纪年。
水星:又称做辰星。
火星:在古代称荧惑。
土星:在古代称镇星,又称填星。
二十八宿与四象
二十八星宿,是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
二十八星宿图
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最早二十八星宿图
东西南北各有七宿,而每个方位的七宿形成的象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