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明代建筑物。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此塔为出檐平座空心砖塔,八角九层,高约48.5米。二层开始每层均有8个船蓬式券门,东南西北四门均通塔心,其余四门为外壁龛,有塔刹。
据《英德县志》记载:“文峰塔在南岸,高九层,与鸣弦峰对峙。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邓允遂、李裕、吴应乾募建”。
该塔由于建筑得当,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均有正面之感,充分体现了
明代英德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与南山鸣弦峰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又与英德城区相对望,更显示出它的宏伟壮观。
明代英德知县事吴永澄对文峰塔作诗一首:
千仞冯虚控上游,海门虢虢日东流。
郁葱佳会凝于钥,浩瀚文波静可收。
影落蛟腾惊过艇,锋昂笔势写春秋。
浈江砥柱今安托,风气元归此镇浮。
文峰塔本来是英德的文化骄傲,建国后,政府曾拔过专款修缮文峰塔,近年作了全面修缮。
离开文峰塔,便行走在江南的阡陌田野上,好惬意!雨后江南的早晨,朦胧美!清爽的空气,舒适!夏季的抢收抢种时节,晨曦绿野!情不自禁地让人吟出“雨后江南行,绿野喜丰收”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