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歌舞大曲和法曲的特点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5 16:41:39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音乐(3)

向阳光

一、音乐机构

唐代的“太常寺”由政府管辖。“大乐署”与“鼓吹署”隶属于太常寺。大乐署监管雅乐、部分宴乐、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鼓吹署主管卤簿与军乐。卤簿即皇帝、皇后、太子、亲王出行时的仪仗队。鼓吹署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管理俗乐的机构称为“教坊”,教坊是宫廷歌舞乐人集中训练、培养乐工的场所。

唐代歌舞大曲和法曲的特点,(1)

唐高祖(李渊),武德初始设于禁门内,即“内教坊”;皇帝梨园弟子时又在东、西京都(洛阳、长安)各设左右二教坊(左教坊善歌,右教坊善舞),并改由宫廷直接管理,从而更加提高了俗乐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教坊中的成员有男有女,其中女艺人根据色艺的高低,分为“内人”、“宫人”、“搊(chou)弹家”三类。“内人”又称为“前头人”数百居宜春院;“宫人”居于云韶院,其身份、地位、声色技艺较内人为次;“搊弹家”从平民女中选出有容色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弹拨乐器。

与此同时,玄宗又设“梨园”(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机构)。“开元二年(714),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梨园是专习法曲、专演器乐的组织。梨园集中了全国一流的器乐人才,选乐工子弟三百及宫女数百学习音乐歌舞,玄宗亲自参与教习。“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乐工子弟居禁苑之梨园,因此又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唐代歌舞大曲和法曲的特点,(2)

自教坊、梨园创设后,宫廷燕乐更为繁盛,先后积累的音乐歌舞节目约有三百多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法曲”和“大曲”。“法曲”在结构上也和“大曲”一样。称“法曲”者可能是就其音乐风格而言。

“法曲”本来是道教所用的法乐,玄宗崇尚道教,故将道教音乐纳入宫廷,并加以发展,成为一种精美的歌舞形式。玄宗还专门在梨园中设立法部,由十五岁以下的少女三十人组成,称为“小部音声”,专门表演“法曲”。后来,唐玄宗被人们称为“梨园始祖”。

唐代歌舞大曲和法曲的特点,(3)

二、唐代大曲

自汉以来,道教与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日益受到统治阶级重视。唐代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行儒、道、佛三教并用,更以道、佛两教为重要。同时唐皇室自认为是老子嫡族,想凭借神权来提高皇权的地位,尊崇道教,提倡佛学,优礼道人、僧人。因此,唐代歌舞大曲发展到后来,以描写神仙虚无缥缈的“大曲”中的“法曲”著称。“大曲”是融歌、舞、器乐为一体,在一个整体中间连续表演的一种大型歌舞艺术形式,“大曲”中的“法曲”是以道、佛两境界为背景进行表演,所用乐器和曲调,比普通“大曲”幽雅,比较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也就是说,“法曲”的音调与“相和歌”、“清商乐”有直接联系,所使用的乐器有铙、钹、钟、磬、幢萧、琵琶等,风格雅致。代表作品有《霓裳》、《大定》、《堂堂》等。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最为著名的“大曲”作品,又是“法曲”的精品,也是唐歌舞大曲的集大成之作,在整个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唐代大型丝竹乐的演奏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故可能是一种纯器乐演奏形式。同一作品,如《霓裳羽衣曲》有“大曲”和“法曲”不同形式之区分。“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教于梨园”(《新唐书·礼乐志》)。因此“法曲”是我国器乐合奏艺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物。

唐代歌舞大曲和法曲的特点,(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