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是皇帝设立的组织,直接听命于皇帝,权力很大,那么只有皇帝可以撼动锦衣卫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归根只有受皇帝信任和宠幸的人,才具有不怕锦衣卫和锦衣卫正面抗衡的实力。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位,一位是大太监黄锡,一位是忠臣王肱。
黄锡
东厂的设立得益于郑和,道衍等宦官的影响,但是随着皇帝的权重的转移,东厂在明朝中后期已经有了驾驭锦衣卫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太监专政的原因之一。
太监因本身的缺陷,大多都尖酸刻薄,黄锡就是这类的代表之一,但他又偏偏受皇帝宠爱,所作所为虽人神共愤,却可以为所欲为。举两个例子:
1.刑部审查案件,涉及到了黄锡的亲戚,黄锡派人打了个招呼,审核大臣立马表示按大人说的办。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黄锡的地位和权力,竟然可以调动刑部大臣。
2.百姓受灾,本应救济而不应该继续收税,但黄锡为了讨好圣上,竟然公开强制纳税,而且因为天灾本就减产,损失大,所以加重了税赋 ,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旁边的大臣们更是怒不敢言。
为什么皇帝喜欢这样的人呢?一个字,权。皇帝不为维护这些类似的人渣,实则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因为越是重用这些人,他们身上背负的罪名就越大,这样他们就可以忠于皇上,替皇上做些不能明面上做的事情。换句话说,这些人了解皇上正是由于做这些琐事做多了,摸清了皇上的套路。坏处自然显而易见,和珅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好处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地位,金钱,想要多少要多少,什么锦衣卫,在皇上面前,只能被踩在脚下。
王肱
这个人敢做敢为,深受皇帝赏识,有人说他莽撞,竟然将堂堂大明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活活打死了,实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没人敢动负主要责任的大太监王振,于是盯上了他的死党马顺,仍然没人敢动锦衣卫指挥使,但是他偏偏开了先河,据记载,是他咬了一口马顺,朝堂众人早就忍无可忍,皇帝也冷眼旁观,硬是看着把马顺活活打死。
从这个时期开始,锦衣卫的地位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而王肱在于谦大人指导下,排查士兵优劣,让于谦带领的部队成为了明朝捍卫外敌的中坚力量。在朱祁镇放回来后,重新复位。这个时期比较困难的时期,贪官污吏横行,王肱在明英宗的支持下下,整顿京城军队,治理贪官污吏,恢复大明太平,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因为权力过大,肆意妄为而受皇帝宠爱,后者因为忠心无二,一心护国,保护权威而受重新。所以两个极端最受皇帝重用,因为他们造反的可能信很小。但可以确信的一点,在皇帝的支持下,他们绝对不害怕锦衣卫的威严的,因为前者是更加飞扬跋扈,后者则是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