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的朝廷与君主,是世人对两汉历史的基本印象。但万国来朝的盛景,并非建立在所谓的帝王才略之上。汉代人民所集体迸发出的顽强与活力,才是推动大一统帝国对外开拓的根本支柱。
诸夏的遗产长期以来 汉朝人的精神面貌被认为与后人有很大不同
汉代社会的独特气质,在民国时就已受到知识阶层的关注。鲁迅在著名的《看镜有感》一文里慨叹,汉朝人气魄宏大,宋明之人却缺乏自信、意志孱弱。同为专制皇朝治下的编户齐民,二者的精神面貌为何如此迥异?这是因为汉代的政治文化环境,较后世具有一定特殊性。
在政治层面上,看似威风八面的刘氏朝廷,实则只拥有一台原始落后的国家机器。象征官僚系统构建完备的品阶制度,要到南北朝才发育成熟。所以“七品芝麻官”这类概念,在汉代还是天方夜谭。至于郡县守令自行任用下属的权力,还要到隋代才被中央收回。尚且手握人事大权的汉代地方官,竟被著名史家钱穆视作地方自治的典范!
汉朝的地方官拥有较大的权力
制度建设的不足,迫使汉帝同刚确立独裁统治的罗马元首一样,依靠*戮来塑造权威。沾满血污的酷吏因此得到君主青睐,连号称无为的汉景帝都未能免俗。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在西汉王朝的后期,每年竟有千分之一的人口被处决!但简单粗暴的统治手段,并不能使社会窒息。以武犯禁的游侠,依旧活跃于民间。惨遭官府压榨的百姓,则用依附豪强等手段,努力对抗被割韭菜的命运。
长期分裂所造成的地方风俗差异,则在不经意间为汉帝国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结构。今日社会中被地域黑逼得抱团取暖的河南,在汉代却是数种文化各据一方、足以力压群雄的头号内斗省。豫东被宋文化占有,致力农耕、崇尚节俭。豫西作为周文化中心,喜好经商、热衷诉讼。豫北受赵、卫文化影响,游侠辈出、葬俗奢靡。豫南则沾染楚风,剽悍易怒、械斗多发,至东汉才变得敦厚。中州腹地的民俗环境,正是当时全国文化格局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