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鹤亭记全文及翻译,竹鹤轩记全文译文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16 16:19:54

繁阴亭、梅亭、爱莲亭

《明一统志》记载:宋代聂姓邕州安抚使曾于邕州城内府衙一个叫“五花洲”的池塘上筑有各式凉亭,分别起名为“繁阴亭”、“ 梅亭”、“ 爱莲亭”。 亭上还挂有“南洲壮观”的匾额。明《永乐大典》宣化县图中有关于明代南宁府衙的繁阴亭、梅亭、爱莲亭的绘图。

孤鹤亭记全文及翻译,竹鹤轩记全文译文(9)

亭台楼阁、水池荷花,一幅美好的园林画卷。每逢月圆之夜,五花洲一带月影、树影、亭影,印入碧水中,极富诗情画意,故有“十五花洲寻夜月”的佳句。这即是古邕州八景之一的“花洲月夜”。

明代出使安南,返途中逗留南宁的许天锡作有诗一首,曾讲到五花洲:

《登南宁镇江门》

武号山前瘴雨收,镇江门外水长流。

一冬天气长如夏,连日风号只自秋。

远思直穷千里目,吟怀聊寄五花洲。

天荒落日堪惆怅,莫上筹边百尺楼。

如今五花洲和其上的亭子早已消失,只留下美好的诗句供后人遐思。

孤鹤亭记全文及翻译,竹鹤轩记全文译文(10)

孔宗旦纪念亭

北宋皇佑年间,山东人孔宗旦(孔子后人)任邕州司户参军,在邕州城北心圩江(古称星盈江,上游称因渌河,源自高峰山脉的石根岭老虎岭)率领民众兴修铜鼓陂[bēi]水利工程,历经四年修建于皇祐四年(1052年)建成,这也是南宁历史上最早的蓄水引水工程。从此邕州北郊苏卢一带不再遭受水患之苦,而且水利工程可灌溉安吉、苏卢村数千亩良田,使民众旱涝有保。

  皇佑年间侬智高反叛进攻邕州。邕州城破,孔宗旦与知州陈珙等官员被俘。侬智高当即把陈珙等人*掉,百姓为孔宗旦求情,侬智高敬佩孔宗旦为官清正,勇于任事,欲留其为官。孔宗旦却哈哈大笑,怒道:“贼人!你今日可令我赴死,但却休想侮辱我的名节!”据《宋史·忠义·孔宗旦传》记载:“州破被执,贼欲任以事,宗旦叱贼,且大骂,遂被害。”

孔宗旦死后被宋朝廷追赠为太子中允。苏卢村民在苏卢村内修建一座孔宗旦纪念亭,称为太子庙(因为百姓不懂朝廷官名,所以误认为太子),设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太子诞,祭祀孔宗旦。

解放初苏卢太子庙被毁, 1988年村民新建纪念亭,内祀孔宗旦画像。邕州城内人民对孔宗旦的事迹也很崇敬,曾修建两座太子庙,一座名叫孔中允祠,一座在崇善寺旁(今云亭街的南宁市第一中学内),如今均已不留痕迹。

孤鹤亭记全文及翻译,竹鹤轩记全文译文(11)

仙迹亭(仙逸亭)

罗秀山又名罗山、铜鼓山,位于邕州(南宁)城北,与青秀山遥相呼应。晋代名士罗秀隐居修行于此后成仙而去(现南宁市人民公园内的望仙坡就是因为能遥望罗秀山,晋人罗秀得道升仙之所,有望仙之感,遂得名望仙坡)。碑刻记载唐朝大历三年有僧士在山上建寺,名为罗秀山寺,罗秀山因此得名。寺旁建有仙迹亭,又名仙逸亭,以纪念先人罗秀在此得道升仙。道教名家、中医世家葛洪曾在这里炼丹,可谓道教名山。中国佛教开山祖师惠能曾经在罗秀山禅修。惠能著有《六祖坛经》一书,被誉为“人间最古坛经”。惠能因此而与先哲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南宁府志》和《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罗山,县北二十里,其山高峻,俯瞰城北湖,上有罗潭,昔晋罗秀隐于此,后仙去。与青秀山相峙,高拥南城,俯瞰北湖。飞瀑从山巅来,寺之前有涧。石畔有泉有亭,有飞来钟,石上有罗大仙足迹。旭日朝霞闪烁于苍松古柏间。峰列仙坡之西,与青山拱揖,旭日凝烟,霞光散彩,亦邕州胜景概也。”这就是古邕州八景之一的“罗山晓霞”。

宋代邕州知州陶弼作有诗:

《罗秀山》

寻山人罗秀,旋结草堂居;

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

闻猿得句后,见月出行初;

此夕云林下,无因梦使车。

如今仙迹亭、罗秀山寺等建筑均早已被毁,原址处有附近村民集资修建的罗山寺,和当年那个唐代寺庙相去甚远。

孤鹤亭记全文及翻译,竹鹤轩记全文译文(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