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川川剧特色,四川的川剧是什么样子的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23 08:14:32

▲ 川剧吐火

川剧的分类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其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以形写意的美学特色。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也形成了川剧的一大特色。在川剧的五种声腔里,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了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介绍四川川剧特色,四川的川剧是什么样子的(5)

▲ 千里送京娘1956年演出照图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指的是不挂“口条”的部分男角色,扮演戏中的青年或少年男子。有文小生(小生类角色的核心)、武小生、大小生等之分。,俗称“小旦”,指剧中的女子角色。有青衣旦、闺门旦、花旦等之分。,在川剧中常称为花脸,扮演较为特殊的一类男性人物。,在川剧中叫做“生角”或“须生”,即戴口条的男性角色。,小丑的含义,顾名思义,就在“丑”字上,外貌丑。它表现的多是幽默滑稽或庸俗浅薄的人物。以程式功法、技艺、行当作为划分标准,丑角也可分为武丑、矮子丑、生丑三种。

介绍四川川剧特色,四川的川剧是什么样子的(6)

变脸:一般来说,换面具的过程是由演员拉下现成的面具,在脸上拖上油彩,或者吹上粉状颜料遮住脸来完成的。吐火:表演者口中喷出松香粉或煤油,到导火索上,用火焰来表达角色情绪或表演情节的戏剧性变化。藏刀:藏刀是川剧的一种技巧,通过一把藏匿的刀的突然出现,来表现人物的狡黠。踢眼(第三只眼):在佛教中,额头中间的第三只眼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来识别恶魔。表演者在鞋尖贴上眼睛形状的贴纸,把腿踢得很高,把眼睛贴在额头上。滚灯:头顶油灯,表演者们在长凳下,身躯后面的地上,翩翩起舞,载歌载舞,甚至在头顶保持平衡的同时把灯吹灭。踢袍:这是演员扮演年轻男性角色或小丑的基本技能。十大技术包括踢、顶、蹬、勾、铲、搌、理、洒、衔、端。甩水袖:演员挥舞长袖,创造优美的舞蹈或视觉效果。雉羽:在川剧中,头饰通常是用两只野鸡的羽毛装饰的。表演者挥舞着羽毛来表达人物的情绪

川剧特技之变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也是川剧表演中有名的技巧。主要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抹脸”“吹脸”“扯脸”和“运气”几种。

介绍四川川剧特色,四川的川剧是什么样子的(7)

▲ 川剧变脸剧照图源/四川非遗

最初变脸的脸谱是纸壳面具,经过后期的改良后,逐步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如今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此外,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

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着色寓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人物形象全都可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介绍四川川剧特色,四川的川剧是什么样子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