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曼承受勃兰兑斯的创作论,发表了诗作《海滨之歌》、《蔓与玫瑰》、《旧神与新神》等。
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挪威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民族独立运动日益深入的形势下,现实主义文学崭露头角。
一般认为,诗人威尔格兰德的妹妹卡米拉·科莱特是挪威较早的现实主义作家,她的小说《总督的女儿》是挪威首批现实主义精品。
这部小说批判了阻挠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社会恶习,为争取妇女的权利和地位而提出改革社会制度的主张。
小说具有心理现实主义特色,人物心理刻画与社会环境描写紧密结合。小说对易卜生、比昂逊等作家有较深的影响。
到70-80年代,挪威现实主义文学热潮高涨,易卜生的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就在这一时期问世,积极响应勃兰兑斯的“号召”,发挥了直面挪威现实的“伟大的问号”作用。
易卜生和比昂斯藤·比昂逊、约纳斯·李、亚历山大·基兰德,还有诗人西弗勒等,都站在北欧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前列,创作了无愧于民族复兴和激进时代的诗歌、戏剧和小说。
比昂逊是这时期挪威杰出的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主要的成就在戏剧创作方面。
比昂逊和易卜生一样,坚持以民族语言写作,宣扬民族独立精神,著有现实主义名剧《*》、《挑战的手套》、《人力难及》等。
1903年,比昂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赞他是“当代的写实大师”。
在挪威文坛上,易卜生、比昂逊、约纳斯·李和基兰德有“四杰”之称。他们和同时代许多作家用辛勤的创作劳动促使挪威文学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