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播出已过大半,网上忽然出现一片“弃剧”之声。
“水剧情”“案情混乱”“感情线多余”……在一片质疑声中,我想起这部剧刚刚开播时的惊艳亮相:节奏快、剧情猛,背后还隐隐有着更宏大的洪钟之声。
开年大剧《狂飙》之后,《他是谁》竟然稳稳地接住了——
热度一度稳居灯塔、骨朵、猫眼等数据平台冠军,
优酷最快热度破万的刑侦剧,
刷新2019年来优酷用户拉新、会员收入等多项纪录,
剧集豆瓣开分8.2。
社交媒体“弃剧”声频起
然而随着剧情起承,谜底尚未揭晓,口碑却没能稳住,猫眼平台热度已降至第三,豆瓣评分跌到7.8,似乎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24集的体量并不算长,为何观众们纷纷急不可耐地弃剧呢?
作为一直在追《我是谁》的观众,这也是我最近的困惑:究竟是如今的观众没有耐性了,还是这部剧的确“高开低走”了?
敢在片场堆真垃圾
《他是谁》开播之时,正逢《狂飙》口碑一路狂飙,剧情都涉及黑白对决,主演又都是张译,难免有人拿来对比。
这一开场,我觉得接稳了。
跳动的数字带着观众回到1988年。
阴霾的天空下,江对岸的大烟囱正冒着烟,近处的荒草地围着各色人物,身着军绿色制服的警察们隐没草丛之中,法医、痕检的白大褂点缀其间。
初出茅庐的主角卫国平被草丛中的东西绊倒,转手就准备去清理,被老警察厉声喝止,“别碰了”“保护现场不知道吗?”——一个愣头青的形象立住了。
初出茅庐的卫国平
镜头转向草丛,露出女性沾满泥土的肢体。几个不同角度镜头快切,让观众看清案件之恶,又营造出了压迫感与紧张感:强奸、割喉、抛尸。
带队的老警察顾卫东一句台词更让观众不寒而栗:“跟2月26日那起有关联吗?”
还是一起连环命案。
作为刑侦题材的影视剧,没有什么比开场一起恶性案件更能拿捏观众的心了。
随即,这起案件就与主角扯上关系。
卫国平在同事陈山河家吃饭,两人的关系案发现场一个镜头就交代了:其他警察呵斥卫国平时,只有陈山河关心他“没事吧”,安慰他自己第一次在凶案现场“差点没吐”。
卫国平的师父是陈山河的父亲,两人都是从大厂的保卫科干事转成警察的。三人饭桌上讨论案子,说就怕下雨,卫国平低语,“因为下雨可以掩盖作案痕迹”。
一句台词,卫国平的形象再丰满一些:这人挺好学,还很谨慎。
随即大雨落下,年轻警察出门巡逻,救下受害人聂小雨,卫国平却眼睁睁看着陈山河被凶手割喉。
序章落幕,故事源头说清了,人物形象立起了,情感关系构建了。
一看进度条,一集的1/4还不到。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合格影视作品该有的方式:以镜头语言推进剧情和人物塑造。通过旁白或第三方讲述来“讲剧情”,那简直就是作弊。
如果说悬疑的起头能吸引观众看下去,那么影视剧营造的真实感则是让人看进去的关键。
服化道当然是还原真实感的基本方法,但这只能算作“皮相”。
《他是谁》在营造真实感上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还原。
从警察们把小包夹在腋下的习惯,到两个刑侦队长背靠背的办公环境——
我记得一个细节,警察要进幼儿园侦查,卫国平提醒大家,“扣子扣好”。那个年代,校园里敞着穿衣服属于“衣冠不整”。
我想起很多观众批评劣质职场剧,“编剧一看就没上过班”。一看《他是谁》的创作团队,来自《警察荣誉》,难怪对警察生活十分熟悉。
比如被许多观众视作卫国平反面的四队队长宋哲,对上唯唯诺诺,对下色厉内荏,结果PK掉卫国平升任副处长。
可偏是这样一个人,审讯碎尸案嫌疑人时,他深知案件对卫国平的意义,主动要求移交审理权;卫国平被纪委调查,在领导面前从不抬头说话的他,直冲副局长顾卫东办公室讨说法。
我想起之前看到社交媒体上一则提问,“体制内哪种人设最吃香”。
投票第一是“能力一般,性格一流”。
“能力一般”的宋哲
又比如省里来的刑侦专家吴克在会上指导破案,卫国平与他起了冲突,拂袖而去。顾卫东问宋哲怎么看,宋哲照着吴克的意见一顿输出,直接被顾卫东反诘:“这是咱们的案子,还是人家的案子?”
那种不同部门间竞争的微妙,味儿有了么?
《他是谁》在真实感方面落力尺度之大,更在于其中案件原型来自现实:
连环割喉案,对应甘肃白银案;
碎尸案,对应南大碎尸案。
以真实案件为基础,处理不好就容易就变成只是“噱头”。但《他是谁》在侦破细节上努力还原。
许多刑侦剧集在破案关键上简略为主人公的“灵光乍现”,但《他是谁》展现了破案的“笨”功夫。
与吴克争执之后,卫国平带着三队的同事前往垃圾山翻找线索。大门徐徐推开,连片的垃圾山让警察变了脸色。
他们不得不发动厂区群众,把垃圾山分成不同区域进行编号,逐一检查。所有人被厚实的口罩挡住口鼻,我却仿佛闻到了刺鼻的臭气。
结果,被刨开检查过的垃圾,逐渐混到一起。他们不得不再推倒一堵墙,把检查过的垃圾先堆往别处。
都是耗时费力的事,哪儿来瞬间的“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