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7 19:42:52

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舒尔茨·图恩(Friedmann Schulz von Thun)针对人类的沟通交流提出了 “四耳模式”,即事实内容(Sachinhalt)、自我表白(Selbstoffenbarung)、双方关系(Beziehung)与呼吁(Apell)。当我们听到一句话时,会从以上四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弗里德曼形象地比喻为“用四只耳朵听话” 。人们从不同的层面上去接收信息,不仅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而且从字里行间揣摩说话者的用意。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1)

第一层面是事实内容,使用的是就事论事的耳朵。耳朵捕捉到的只是对方陈述的内容,并对其内容保持中立的态度。举一个例子,对方说“垃圾桶满了。”,用就事论事的耳朵来听,就会回答:“是的,我看见了。”这种回答的结果是不采取行动,由垃圾桶放着。

第二层面是自我表白,使用了把握情绪的耳朵。耳朵捕捉到的是说话人的情绪,说话的人根本没有提到一个字,就对说话者传递的信息做出了评价。对方说“垃圾桶满了”,立刻猜测他是不高兴了。

第三层面是双方关系,使用的是关系的耳朵。耳朵捕捉到的是关系、观点和态度。同样的例证 “垃圾桶满了”,用关系耳朵听的人会听出批评倾向——你真懒,垃圾桶满了也不清理。

第四层面是呼吁,使用了召唤的耳朵。耳朵捕捉到的是召唤和呼吁,对方在要求我们采取行动。听对方说“垃圾桶满了”就好像是说“请你把垃圾桶倒干净”,然后对一个根本没有说出来的要求作出反应,去倒垃圾或者拒绝倒垃圾。

人们为什么对说“不”感到难以启齿,这是运用了关系耳朵在听对方的话。设定的提前是:拒绝对方,会让对方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于是敏感的人在需要说不时,十分的小心谨慎,即使不一定造成听者的伤害,也抢先照顾对方感受。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2)

有时听到的话语让人感觉被伤害、被激怒,不妨核实一下自己理解的意思。反问是一个能察觉对方真实意图的有效方法。用自己的话解释自己的理解——“你的意思是……”,反问对方“是这样吗?”。如果证实对方“我就是这个意思”,那就很明确自己面临的状况,可以开始反击了。如果对方说“不是的”并进一步解释,那说明你们之间产生了误会。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3)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意识地用不同的耳朵听一听,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用“四耳模式”调整校正自己的判断,对听到的语言做出正确的反应,达到良性沟通,既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可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