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水生动物分布图,如何保护野生水生动物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8 22:33:26

刁子鱼最大的习性特点就是成群活动,往往是一大群出现在江河湖泊的最上层,经济价值并不高。在长江流域,湖北宜昌江段的刁子鱼种群尤其丰富,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当地的刁子鱼就已经家喻户晓,一年四季寻常可见。

据老一辈宜昌人回忆,当年下河洗衣、洗菜,只需用竹篮随手一兜,就能撮到小刁鱼和小河虾,即便是没经验的钓鱼人,挂上两三只爆炸钩在江水中抖一抖,不多时便能钩出一碗刁子鱼,用来油炸、香煎堪称一绝。自禁渔后,宜昌的刁子鱼也多次火上热搜,比如:在2021年3月5日,有网友在枝江的百里洲江段(隶属宜昌市)发现了高密度的刁子鱼,鱼群聚集在岸边形成了一条肉眼可见的“白色鱼带”,不时闪出白光,网友们见状纷纷为长江禁渔点赞。

野生水生动物分布图,如何保护野生水生动物(5)

如今,宜昌江段的刁子鱼在岸边搁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宜昌江段丰富的刁子鱼资源。刁子鱼作为高繁殖力物种,一年就能发育成熟,种群结构简单,增殖速度极快,是体现长江生态恢复的先驱鱼群,释放出了长江自我调节的有利信号。

除了刁子鱼,宜昌江段近期还出现了大量鲢鳙、鳡鱼聚集的现象。相关视频、航拍图像显示:鲢鳙的体重普遍在数十斤以上,估计有成百上千条,鳡鱼大多超过1米,最大体重超过100斤,数量多到要把水面染黑。鲢鳙和“水老虎”同时聚集的自然现象非常罕见,据推测,这批鱼群应该是为繁殖后代而来,最终在三峡大坝下的宜昌江段聚集,震撼场面引发网友惊叹。

野生水生动物分布图,如何保护野生水生动物(6)

宜昌江段为何会有这么多鱼?鱼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主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湖北宜昌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古时就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说法,地理位置显要,被誉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

宜昌江段具有承前启后的天然优势,当地既是长江三峡的起始地,也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三峡大坝在宜昌市三斗坪镇拦江蓄水,塑造出了复杂的长江水文形态,坝址上游和下游的环境适合不同鱼类生存、繁衍。

野生水生动物分布图,如何保护野生水生动物(7)

在大坝上游,蓄水作用使库区水位提升,水深可达数百米,最深处是在西陵峡某段,据信深度超过300m。按照设计标准,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水位为175m,相应库容393亿m³,为鱼类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资料记载,三峡库区内的鱼类约有200种,铜鱼、圆口铜鱼、大口鲶、长吻鮠等重要经济鱼类有20多种,是喜静缓流和定居性鱼类的天堂。

野生水生动物分布图,如何保护野生水生动物(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