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青春应该是课桌前垒成堡垒模样的课本,
是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听的周杰伦五月天的歌,
是与死党好友分享的另一只耳机,
是在上课期间来来往往的小纸条,
是老师口中那句永恒不变的“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剧集中,这些发生在教室里的日常,一点一滴汇聚成了我们曾烦恼不已如今也怀念不休的青春岁月。
或许因为导演贾炳祺自己就是九零后,《教室的那一间》的剧作内容完全不矫揉造作,自然而然就能唤醒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
说起这部剧的制作过程,可谓是艰难无比,全凭导演自己的一腔热情。
导演在25岁的时候毅然辞职,拿着几年工作的10万块积蓄去拍戏,又是办了十几家银行的信用卡,翻遍通讯录的朋友借钱。
贾炳祺
最穷的时候连共享单车里的押金都退了,没有大制作大演员,请不起专业演员就去那些艺术院校的操场蹲点,看到气质符合的就上去搭讪,就这样一路下来完成了本剧的制作。
到了后期剪辑的时候,因为在出租房终日不出门沉迷剪片,贾炳祺还被警察找上门来查看身份证。
原来是邻居阿姨看到他们整天呆在房子里蓬头垢面,把他们当成了不法分子。
这就是本剧的制作过程,如今我们能看到它,全靠主创人员当年的一片赤诚之心。
虽然制作规模比不上那些商业大作,但却是一部处处能看到“诚意”的电视剧,豆瓣8.2的评分表明了本片的质量水准和观众的认可。
正如导演所说的那样:
我在这个故事里想讲述的是那些一直很普通,但依然活蹦乱跳向往着美好的那群人。
故事的主人公是住在不到10平米的出租房的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