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宝松 答网友问】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好在哪儿?
很感谢被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白石先生是我国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出现并载誉史册的文人画巨匠。他的画作之所以享誉中外,通俗地讲,正是由于先生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好的中国画”!然而,这个“好的中国画”“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如何来呈现出这个“好”?这的的确确是所有绘画者在毕生追求、探索并为之奋斗的!
当今社会上介绍白石先生的各类书籍很多很多。但真正能将先生画作中那种表现出来的“好”谈透彻、谈明白的却是凤毛麟角。我不想用那些深奥难懂美学词汇,也不想用刻板教条的“教科书”式语言来谈这个问题,而是想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说一说白石先生画作中的“好”。
在绘画中的这个“好”字,实质上是指绘画艺术(也包括其他所有艺术)的“真谛”。而什么是这个“真谛”呢?(可在我的文章《再说艺术的真谛》中看到比较详细的解读)许多人弄不懂。甚至有的人画了一辈子画却始终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画”!他们仅仅是在从事着“绘画这件事”,而其作品却根本称不上“画”!
白石先生在这方面是有着独到见解的。他说:“画”(指作品)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何其玄妙!理解这一点是要有悟性的!白石先生进一步言:“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如果将“画”(指作品)画(指行为)得太似(似到精致无比无懈可击)则媚俗(注重了外在形象,失去了对内在精神的发掘)。反之,如果将“画”画得不似(风马牛不相及、照猫画虎、似驴非马)则在欺世盗名!然而,看看当下之画坛,又有几人能通晓这其中哲理而不是在那里仅仅从事着“绘画的这件事”呢?
从这个话题讲起,就无法绕开“中国画”、“文人画”、“意”这样几个重要的内核。如果弄不懂这些,估计由此带来的结果十有八九会是:一辈子兢兢业业努力绘画,到头来辛辛苦苦徒劳无功。
首先,“中国画”是指: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以毛笔为主(亦或手指等)在绢、帛、纸(也可在墙壁、木材等)上用墨(和各种矿物质颜料)来绘制的画作。它的出现和产生,是我们华夏先民数千年来在与大自然既奋斗又融合的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内容(树、山、花、云、人等)和可以描绘“美”的介质(动物毛发、树枝、竹子、矿石等),于是,经过数千年无数人的努力(我们的先人先后发明了纸张、毛笔、墨、砚台等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字和中国绘画)。同时我们还形成了一整套属于华夏民族“审美”情趣和思想的“中国画”,而我们的先人们将这种“审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中国画”的创作始终。
“中国画”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独领风*就是因为她与“西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画注重的是“意”,而西画注重的是“实”;中国画体现的是“神韵”,西画体现的是“场景”;中国画表达的是“哲理”,西画表达的是“故事”;中国画最终令你“思考”,西画最终令你“激动”……这种种的不同不仅仅是画风和技法的不同,而是东西方人对文明和文化的理解、认知不同。西方人通过透视、光线、色彩、结构、远近大小和质地材料来观察事物,而中国人则通过是非、善恶、阴阳、因果、长幼尊卑和神韵道理来洞察哲理。西方人用“科学”的眼界看世界,中国人用“哲学”的眼界看世界。这一切便构成了“中国画”的核心:意。
那“文人画”又是指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文人用绘画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愫和思想的作品。这首先要求绘画者应该是“文人”。很难想象,一个胸无点墨、脑满肠肥、一肚子屎尿屁、满脑子男盗女娼之人如何能画出“文人画”?这是毫无可能的!那么,除了这一部分人以外,其他人画的就能称之为“文人画”吗?也不尽然!既然“文人画”首先要由有文人情怀的人来完成,他还必须在画作中能体现出文人那种清高无媚骨、洒脱有豪情、远庸俗扬正气、喻情趣唱风流等豪情,才可称之为文人画。
“意”是根本。画作没有“意”便没有生命,没有灵魂。这便是中国文人画之精要!多少绘画者,如果不能参透此道,终将一事无成!看看现在画画的芸芸众生们,只要驻足在其画作前观看,如果该画作能够引起你的激动、思考和遐想,这件作品便有了生命和灵魂,便有了“意”。
这几点谈过之后,书归正传,谈谈题主的问题:让我就齐白石老先生在91岁时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谈谈感想。
1951年夏天,老舍到白石先生家做客,老舍随手翻阅案头上的一本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特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先生用此诗句作画。这是两个文人之间的一种“雅斗”。这种“雅斗”自古有之(斗茶、斗诗、斗酒、斗文等等)。而在这次的“雅斗”中,大文豪老舍给大画家白石先生“挖了一个大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老舍明明知道画面无法表现声音,所以故意出了一道难题:让大画家白石先生画出能表现声音的画作来。这能难倒中国画大师白石先生吗?可想而知,肯定是难不倒的。试想:如果用“西画”的方法来画,此题材会将大多数西画画家打倒在地。因为他们很难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画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如何用透视的方法画出“十里之遥”?如何用远近的方法表现出十里开外的蛙声?还有从十里之遥的远山间涌出的山泉……想想都头大,简直就是不可能!然而,在白石先生的笔下,一幅饱含神韵、神采飞扬的精美之作跃然纸上!在画面中你可以看到:一股清泉从远处的山坳里自上而下涓涓潺潺由远而近,几只蝌蚪欢快地在泉水中游动……这时,你似乎能真真切切地听到月色下那远在数里之外青蛙的叫声……多么奇妙的构思!多么神奇的手法!完全不用西方那种透视和远近,更不用那种所谓真实的色彩和结构,只是寥寥数笔,白石先生便将诗句当中所有要素表现的出神入化!这里的神奇更在于其中之“意”!这便是文人画中的“意到笔不到为上品,笔到意不到为下品”之理。也正是中国画写意画法之妙处所在。同时,“画外之画”的意境最终使得中国大写意文人画在全世界独步天下、独领风*!
再看看当下的画坛,那些只绘外在形象不展内涵;只求精细有余毫无神韵;千人一面题材单一;恶俗龌龊文理不通;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徒有虚名滥竽充数之人在白石先生的画作前一定会露出猥琐、现出半瓶子醋的原形的。
20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