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纵深突破
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C.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 惊:惊动
2.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
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
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4.下面是古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虎鼓瑟兮鸾回车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云青青兮欲雨
D.对此欲倒东南倾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昏暗
B.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C.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D.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动
8.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9.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10.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1.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12.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13.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14.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15.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D 7.B 8.A 9.C 10.D
11.C 12.A 13.C 14.C 15.A
1.D.“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惊”:使动用法,使……惊动。句意: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故选D。
2.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错。五言诗句一般划分为“二三”格式更为合理,所以正确的断句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句意: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故选B。
3.A“人生无常”的感伤”和B“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都只是一个方面 。
C“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于文无据。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朋友时所作,所以又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并没有抒发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故选D。
4.A.意为: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有月相伴营造出欢快的感情基调。
B.意为:寒冷的池塘映出飞渡而过的白鹤,我的生命也终将被清冷的月光埋葬。下联林黛玉以诗自言,营造出凄清悲愁的感情基调。
C.意为:杨柳岸边,晓风凄凄,残月破碎。离别在即,残月孤寂,营造了凄清感伤的感情基调。
D.意为: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闪耀银波。琵琶语间如泣如诉,琵琶语后秋月清孤,营造出伤感凄清的感情基调。故选A。
5.D.“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错,“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但是没有“颓废”“消沉”。故选D。
6.A.句意: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鼓”,名词做动词,弹奏。B.句意: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惊。“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战栗。C.句意: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雨”,名词做动词,下雨。D.句意:面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倾”,偏斜。无词类活用现象。故选D。
7.B.前句句意: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因”,依据、根据。故选B。
8.A.“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说法错误。这首诗歌描绘的梦中的情境,应是“梦游”非“游历”。故选A。
9.C.“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说法错误,“向来之烟霞”指的是梦中天姥山的烟霞。故选C。
10.A.“四万八千丈”夸张地写天台山之高。句意: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B.“千岩万转”夸张地写出了天姥山的山路曲折。句意: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C.“一夜飞度”夸张地写出心情的急迫。句意: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D.没有使用夸张,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将古来万事比作东流水。句意: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故选D。
11.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错误,应该是隐喻脱离现实世界的自由世界。故选C。
12.A.“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错误,由“梦游”可知,这是一首记梦诗,并非真实游历之后所作。故选A。
13.C.“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错误,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世界。写梦境的美妙、纯美是为了反衬现实的黑暗与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正是为了表明诗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故选C。
14.C. “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错误,仙境消失,梦境破灭,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所以“向来之烟霞”指梦境里面的神仙世界。故选C。
15.A.“游历了天姥山之后”错误,这是一首记梦诗,诗人并未游历天姥山。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