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枢神经系统机能
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的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的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
5: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
此部分的细节内容在往期中有讲过,此处只作重点强调。
①训练方法: 发展有氧耐力常用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以及高原训练法等。
②训练要素: 首先是训练强度不宜过高和过低,适宜的强度才能使有氧能力显著提高。 其次是运动持续时间,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效果的最低限度时间为5分钟,具体持续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
三:无氧耐力1: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的无氧酵解)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 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
2: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以及无氧酵解酶活性。柯斯蒂尔等发现,不同运动类型的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以及乳酸脱氧酶的酶活性会因项目不同而异。
3:缓冲乳酸的能力
肌肉无氧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ph造成影响,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经常进行无氧训练,可提高血液中缓冲体系的生理活性,以适应更剧烈的PH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