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由来,越剧发源于什么时候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29 14:19:19

越剧的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记者樊迪民受李白《越女词》的启发,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的触动,给《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自此以后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

越剧由来,越剧发源于什么时候(1)

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始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

越剧的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

越剧由来,越剧发源于什么时候(2)

袁雪芬

越剧流派的魅力在于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即使同一个行当,演同一个剧目中的同一个人物,唱同一段唱腔,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也各有独创,使艺术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艺术处理各有特色。

越剧由来,越剧发源于什么时候(3)

袁雪芬

比如,袁雪芬与傅全香在同一天进同一个科班,向同一个师傅学戏,但两人的嗓音不同,戏路不同。袁雪芬主要演青衣、闺门旦,傅全香主要是花旦。

她们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塑造的祝英台形象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色。袁派注重追求内在的美和性格的纯真,寓热情于含蓄之中,傅派则比较明朗活泼,表达感情的方式,尤其是唱腔有较大的起伏跌宕。

越剧的曲调发展

1920年,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1938年,姚水娟演出《花木兰》一剧,其唱腔在四工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有“弦登调”之称,也有“尺调腔”雏影之说。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对传统越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史称“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

越剧由来,越剧发源于什么时候(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