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的翻译,寄山友长孙栖峤的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31 21:30:56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的翻译,寄山友长孙栖峤的翻译(1)

二之具

【原文】

籝①,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②。以竹织之,受五升③,或一斗④、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⑤。”颜师古⑥云:“籝,竹器也,容四升耳。”)

【注释】

①籝:竹编的筐或笼子。

②筥:竹编盛物器具,圆形。

③升:唐时一升相当于现在的零点六升左右。

④斗:十升为一斗,唐时一斗相当于现在的六升左右。

⑤黄金满籝,不如一经:出自《汉书·韦闲传》:“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是留给子孙满筐黄金,不如教其熟读一种经书。

⑥颜师古:唐代训诂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太宗时期曾为中书侍郎,曾为《汉书》等古典文集作注。

【翻译】

籝,也叫篮,又称为笼或莒,是一种竹编容器,容积大小分为五升、一斗、两斗、三斗。它是采茶人背着采茶叶用的。(籝,读“盈”音,在《汉书》中有“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之说。颜师古曾说:“籝,是一种竹器,容量四升。”)

【延伸阅读】

为了保证茶叶的鲜嫩,采茶时用来盛装茶叶的器具,第一要能通风透气,其次要能抗重压。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多用竹子或藤条来编制带有网孔的茶筐、茶篓,茶籝就是其中一种。

“籝”是古代一种箱笼类器具,它的类型不只茶籝一种,还有可以用来存放金银的类型,因而古人有“黄金满籝”的说法,“籝金”也被用来寓指财富。唐代诗人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籝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由此可推知这种竹编器具的大致外形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茶籝大小不一定非要像颜师古说的可以装盛四升,也可以根据采茶人的身量高低来量身定制。

因茶籝是采茶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茶农们对茶籝非常看重,每年采茶之前,他们都会按惯例把茶籝,包括竹篮、茶篓,以及晾晒茶叶的竹匾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为了不影响茶叶的味道,那些制作精品茶的茶农在平时是不会用采茶器具装盛其他物品的。

对于茶农来说,采茶是一年中最辛劳,但也最欣慰的工作,在漫山遍野的茶香中,他们背负茶籝,喜乐地行走于茶树之间。对于这一艺术化的劳作场景,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众多诗词来歌咏、赞赏。唐代温庭筠《赠隐者》一诗有“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之句;宋代陆游《初夏喜事》有“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之句;明代高启曾经写有:“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的翻译,寄山友长孙栖峤的翻译(2)

【原文】

灶,无用途①者。釜②,用唇口③者。

【注释】

①突:烟囱。陆羽主张茶灶不要带烟囱,这样可以使火力在锅底更为集中,以便充分利用锅灶的热能。唐代陆龟蒙在《茶灶》一诗中说“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描绘的茶灶就不用烟囱,和陆羽的主张是一致的。

②釜:古时的炊具。口径小,圆底,或者两侧有耳。它和鬲的作用一样,可以放在灶上,里面放置蒸煮用的甑。这种器具在汉代比较常用,材质为铜或陶土。

③唇口:沿锅口向外翻出。

【翻译】

制茶之灶,不要带有烟囱,这样能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釜,要用锅口外翻且有唇边的。

【延伸阅读】

古时的火灶,都会有烟囱,以防柴烟弥漫屋内。《汉书·霍光传》中“曲突徙薪”的典故,就与烟囱有关。煮茶用的无突之灶,一般是在不封闭或没有围墙的环境之内,否则烟气会影响茶的质量。这类火灶的灶口沿上有三到五个支撑点,用以支撑釜,让它与火灶之间有火焰燃烧的空隙。

和无突之灶组合的釜,一般是半圆耳形状,陆羽认为这种茶具应该承担一定的载道任务,所以强调“方其耳以正令也”;为了增加釜的实用性,他主张“广其缘以务远也”。另外,釜的底部会有一个脐,这是因为在铸造釜的模具中,釜口朝下,底部面上,浇铸孔在底部中心,浇铸成型后会形成脐。脐长的釜,水会从中心沸腾,煮茶时茶末容易形成,口味更加香醇。

中国的茶釜很受日本人喜爱,最初传到日本的釜材质为青铜或黄铜,造价较高。后来,日本的茶道开始形成,他们出产一种独特的铁茶釜,很快代替了铜茶釜。这种铁茶釜和日本地炉相结合使用,扩大了茶釜所占空间,为茶釜形式多样提供了可能性。之后,日本茶釜以实用性为基础,逐步演变为一种艺术形态,每款釜具都是手工制作,且独一无二。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的翻译,寄山友长孙栖峤的翻译(3)

【原文】

甑①,或木或瓦,匪腰而泥②,篮以箪之③,篾以系之④。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⑤而泥之⑥。)又以榖木枝三亚者制之⑦,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⑧。

【注释】

①甑:古时蒸煮炊具,和今天的蒸锅类似。

②匪腰而泥:甑的腰部不要做得突出,并且用泥把甑与釜连接的部位封上。这样做是为了尽量多地利用锅釜底部的热量。后文“甑,不带而泥之”便是此句的注解。

③篮以箪之:用竹编篮状炊具置于甑中隔水。箪,古代盛食的圆竹器,此处指蒸食物用的竹箅子。

④篾以系之:用篾条系在竹箅子上,便于在甑中取放。

⑤带:用带子捆绑。

⑥泥之:用泥巴或相似的东西涂抹封固。

⑦以榖木枝三亚者制之:用有三杈枝桠的榖木做成叉状工具。亚,同桠。榖木,即构树,一种落叶乔木,木质极有韧性,树皮可以做桑皮纸、绳索等。

⑧膏:黏稠液体,膏汁,茶叶中所含精华。

【翻译】

甑,用木头或陶土制成,用作蒸茶叶的甑腰部不能突出,并用泥巴封固好。甑内放置竹制隔水箪子,用竹篾系在箪子上,以便取放竹箪。蒸的时候,把茶叶放在竹箪上面,蒸好后就从竹箪上倒出来。锅中的水将耗尽时,可以向甑中加水。(甑,腰部不需用捆绑,而是用泥巴封起来。)还需用三杈的榖木做成木杈,用以挑散蒸好的嫩茶叶,以免茶中精华膏汁流失。

【延伸阅读】

唐人制茶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蒸而不捣者为散茶,捣而不拍者为末茶。唐人最重视的是炒茶和焙茶。到了宋代,人们制茶时更加重视蒸茶。在蒸茶的时候,宋人把清洗过的茶叶嫩芽放入甑中,用大火煮沸水,芽叶蒸制既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色赤而不胶”。宋代民间普遍喝蒸而不捣的散茶。南宋时期,除了蒸制的散茶,还出现了炒制的散茶。据海外的资料记录,宋绍熙元年(1190),日本的荣西和尚到中国留学,把釜熬茶的方法引入日本,釜熬茶正是炒青茶——可见当时已有炒青制茶法。

在中国南方的哈尼族中,还保存着蒸制茶叶的习惯。一般我们所饮用的茶是用茶树上的鲜嫩芽叶制作而成,但是哈尼族蒸茶却讲究用老叶。他们把采集的老茶叶放到甑中用小火慢慢蒸熟,再置于阳光下晾晒干燥,之后装入储藏器具中,饮用时用沸水冲泡即可。哈尼蒸茶有种独特的糯米香味,温醇爽口,润喉沁心。

【名家杂论】

古代制茶工艺中,蒸茶是重要的一道工序,蒸茶所用的器具甑是一种古老且常见的炊具。这种炊具最初是陶制品,作用和现在的蒸锅相似。古时的甑主要做蒸制食物之用,宋代诗人陆游在《小疾自警》中写道:“淖糜煮石泉,香饭炊瓦甑。”可见当时已经开始使用甑了,而且宋代还出现了用于制作蒸馏酒的甑桶。

我国南方地区广泛使用甑蒸饭,一般用木条箍成,呈上大下小桶状,中间用竹篾编织的藤条捆住,两侧有耳方便端持,有盖,底部有镂空底盘让蒸汽透过。宋代的张师正在其轶事小说《倦游杂录》中就记载了岭南人用沉香木做饭甑的情况:“沉香木,岭南诸郡悉有之……叶如冬青,大者合数人抱,木性虚柔,山民或以构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尤善。”同样,宋代的陶谷在《清异录》中也记载了和“沉香甑”相关的一个故事:“有贾至林邑,舍一翁姥家,日食其饭,浓香满室。贾亦不喻,偶见甑,则沉香所剜也。”

旧时北京有做甑糕的小木甑,高约四寸,直径约两寸,小贩担其于一侧,另一侧放做糕的食材。《故都食物百咏》中有描写卖甑糕的场景:“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

古人还发明了甑桶来蒸酒。甑桶使远古酒液酒糟混合的“低度酒”向更为纯净的高度酒演变。宋代的《洗冤录》和《曲本草》中,都提到了“烧酒”和“蒸馏酒”,虽然如今人们造酒一般使用不锈钢壳甑桶,但一些酒厂还保存着石甑、木甑、水泥甑等蒸馏器具。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的翻译,寄山友长孙栖峤的翻译(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