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美国著名的恐龙专家奥斯特罗姆教授在研究恐爪龙时,仔细分析它与鸟类的关系,从而较全面论述鸟类应起源于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此外,1986年美国的高锡尔从分支系统学也得出鸟类应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结论,从而使这一假说复活了。
另一种假说认为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中的槽齿类。
这是1913年南非的布罗姆在研究一假鳄类化石时提出的。这一假说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甚至许多教科书都引用这一论点。美国著名的鸟类专家费杜西亚20世纪80年代先后发表了《鸟类时代》和《鸟类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反对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种假说认为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中的鳄类,197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瓦尔克提出鸟类和鳄类可以组成一个单独的系列群。尽管瓦尔克在1985年放弃这一假说,但美国著名的古鸟类学家马丁还是支持这一假说。
以上的争论表明,引起争论的主要是两大派,恐龙专家大多支持鸟类起源于恐龙说,而鸟类专家大多支持槽齿类说,其主要依据是:
①恐龙胸前不具有鸟类特有的叉骨(叉骨是由锁骨愈合而成);
②恐龙腰臂部的骨骼、牙齿、趾骨等虽与鸟类有些相似,但不具有同源关系,如恐龙和鸟虽都是3个指骨,但恐龙是由5个指骨中的第4和第5指骨退化,而保留1至3的指骨,而鸟类是1和5指骨退化而保留2至4的指骨,两者明显不同;
③小型兽脚类恐龙都比较特化,而且出现的年代晚于始祖鸟,所以它们不可能进化为鸟类。由于找到的化石很少,所以找不出太多的证明或反驳的理由,更没想到日后能找到长毛和长羽毛的恐龙。
“地牺”与“树栖”之争
鸟类绝大多数是靠飞行而生的,而恐龙或槽齿类都是以陆地为生的,它们要进化出飞行能力谈何容易。会飞就意味着捕食范围的扩大和逃生机会的增多,但也将为克服强大的地心引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不管是恐龙还是槽齿类,它们都是先进化为会滑翔,后再变成会飞的。它们是从快速奔跑中开始会滑翔呢?还是从树上滑翔至另一地方,进而会飞的?这也引起很多争论。恐龙假说支持者都是倾向于地栖型,而槽齿类支持者则倾向于树栖型。
最早提出地栖型的是美国恐龙专家威利斯基,他在1879年就指出恐龙在快速奔跑中学会了短距离滑翔;1907年匈牙利的诺普乔也认为恐龙在奔跑中,扇动其前肢以增加其速度,进而由皮肤的鳞状逐渐进化为羽毛,从而使其能飞上天;美国的奥斯特罗姆也竭力主张地栖说。而提出树栖假说的是美国的波克,他是国际鸟类协会的主席。这种观点认为某些树上生活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可逐步发展出在树枝间或向地面滑翔的能力,直到最后成为会飞的鸟。
但是,随着来自于中国的化石发现越来越多,这两派界线已越来越不清了。
化石的证据
1996年在辽西北票地区发现了中华龙鸟,它身长60多厘米,外形像鸡,但尾巴很长,而且嘴内长锯齿状尖牙,特别是身披尚未进化为羽毛的丝状毛。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认为它是最原始的鸟类,后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丕基及外国学者的仔细研究,认为其全身骨骼特征极像与德国始祖鸟共生的美颌龙,而身上的毛只是皮下纤维,所以它应属于兽脚类恐龙中的美颌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