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说的“古代”,只是一种泛称,因为自隋朝起,各个朝代的科举方法和进士录取人数都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朝代,每次科举录取人数也存在一定差异。要讲清标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就必须一个个朝代来分析。
科举始于隋朝,但隋朝太短,没有形成制度化,所以就得从唐朝说起。
唐朝共289年,开科取士268次,总共录取7448名进士;平均每科录取28(四舍五入法,下同)人,每年产生进士26名。
南北宋共319年,开科118次,共录取进士20000余名;每科录170人,每年生产63名进士。
明代276年,开科89次,总录取进士25000名;每科录取281人,每年产生72名进士。
清代267年,开科112次,总录取进士26849名;每科录取240人,每年产生94名进士。
再来看看现在,共有23个省,5个省级自治区,4个直辖市,由此每年能出64名文理科高考状元。
先来对比唐朝,唐朝每年出26名进士,也就是说现在全国64名状元,若放在唐朝考进士,有38人要名落孙山。
这64名状元放在宋代考进士,宋代每年出63名进士,还好,基本能考上,只有一人要落榜。
明朝每年出72名进士,现在状元能全考上,剩下8个名额,留给64个全省第二名去竞争。
唯有到清朝,不但这64人能金榜题名,还剩有30个名额。即使这样,64个全省第二名去竞争剩余名额,还有多半人考不上。
由此可见,古代考进士有多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