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第三代传人有几个,梅派第四代传人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18 19:47:55

文/界面陕西 张伟

作为著名梅(兰芳)派青衣、第三代传承人、男旦嫡传弟子、梅葆玖先生的高徒,西安人胡文阁坦言“回家的感觉真好。”

谈到西安举办的“唐诗之城”活动,他也发自内心地为故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弘扬唐诗文化非西安莫属!”

梅派第三代传人有几个,梅派第四代传人(1)

采访过程中,胡文阁言辞恳切、感情真挚,处处体现着一名京剧名家对艺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执着追求与高尚情怀,“作为传承人,我此生也只能做这一件事情了,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拍戏或者参与评奖,只有心无旁骛、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才能把京剧纯粹地传承下去。”

在唐诗的发源地弘扬唐诗文化名副其实

界面陕西:欢迎回家,胡老师!回家的感觉怎么样?

胡文阁:当然是很亲切了,但是越来越忙,越来越觉得离家其实很近,但是回家却越来越难了。每次回来都特别赶,都想提前回来几天,和家人朋友聚聚,但是时间总是不够用。我明天(10日)演出结束后,11号晚上就要到清华大学的音乐厅参加一场音乐会,就是这么赶。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这里有很多亲戚朋友,所以就只能约在今晚聚聚了。

界面陕西:西安市以“唐诗之名,筑唐诗之城”,您觉得此次活动对弘扬唐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胡文阁:非常有意义,西安可以说是唐诗的发源地,有上千年的渊源,唐朝许多伟大的诗人和诗歌都是出自这片黄土地,这片黄土地既忠厚朴实,又激情浪漫,所以在西安举办“唐诗之城”的活动得天独厚,非它莫属。

冥冥之中与京剧有缘

界面陕西:学过秦腔、唱过歌、反串过音乐剧、现在又在京剧行当德高望重。您的艺术生涯跨度很大,但每个行当又都游刃有余,您当初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胡文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想法。其实我儿时最初的理想还不是唱秦腔,而是舞蹈。所以先在一个西安当时非常有名的老五巷文艺学校,里面也走出了很多艺术界的名人。1979年小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了秦腔剧院,为后来的学习京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秦腔剧团毕业时,结识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德富老师,他帮助我打下了旦角的基础,所以这都为我后来从事京剧埋下了伏笔。今天回过头看,似乎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关于唱歌,那是因为6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影星、歌星都出国深造了。我们戏曲工作者也一样,行业不景气,大家开始逃离这个圈子,因为毕竟要生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尝试唱歌,其实也是一种探索和挑战。

梅派第三代传人有几个,梅派第四代传人(2)

随着年龄增加,快到而立之年,内心觉得还是应该走一条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道路,回归自己的本行戏曲艺术,但是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标:京剧——梅派艺术,希望从戏曲艺术上进行深造,脱胎换骨,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地方戏演员,而是要做一个国粹的传承人。

很幸运,在这个转捩点,我遇到了很多伯乐给我指明了方向,并把我引荐给了梅葆玖先生,学习梅派艺术。这一学就是八年光阴,八年后的2001年才正式拜师。一个唱地方戏的演员,能够在国剧的道路上走到今天成为传承人,光有基础远远不够,有运气也不够,你还得有本事,本事达不到的话,就是京剧界的人都不会承认你。

传承文化需要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界面陕西:您认为如何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胡文阁:传承传统文化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扛得住嘲讽。真正的传承者一定是德才兼备,文化的传承实质是就是精神的传承。譬如梅兰芳先生表演的京剧,让观赏者如醍醐灌顶,仿佛看到了中国工笔画与大写意两者皆而有之。

对我来说,奖项和荣誉我并不奢求。正因如此,我推迟了两年才拿到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潜心钻研梅派艺术上,我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如何更好地展示梅派艺术,如何做个传承人。

特别作为男旦,愿意来学的就更少,再加上选材面很窄,所以传承的难度可想而知。

界面陕西:如何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胡文阁:要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必须给他们一个了解接触的机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师傅生前的时候,我也尝试做一些选秀,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很多年轻人是有功利心和私心杂念的。我也尝试和中国戏曲学院合作,从他们那里挑选一些可造之材,但是因为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效果也不甚理想。

所以想要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是要社会大环境和舆论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给年轻人一个可以接触的通道。

男旦的传承人更需要纯正性

界面陕西:您怎么看待自己“梅派男旦”传人的身份?

胡文阁:“梅派传人”的这个身份之于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是靠我拜师之前的刻苦努力,拜师之后的耳濡目染,日复一日每天半个小时的练习,一步一个脚印付出获取的。

登台后,针对我的不足,老师言传身教,重新为我设计动作,等我有了更新的人之后,老师又帮助我达到另外一个高度。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手势、唱腔、节奏、气质,手眼身法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最终才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但是我永远也达不到梅大师的高度,直到今天,还有几位老师对我说,“文阁,上次看了你的表演,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给你提示一下。”

所以现在我依旧会为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气息苦思冥想,依旧会从唱念做打方面寻求提高与突破,至于什么获奖我真的不会在意。

界面陕西:有人说您是“中国最后的男旦”演员,对此您怎么看?

胡文阁:曾经卢燕(旅美华裔影人,著名制片人、策展人)姑姑对我师父说过“葆玖,你要好好爱护文阁,他现在是中国唯一的男旦传人,没有第二个了,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地位大幅提高,男旦的地位已经很势弱了。对我来说,我认为只有男旦才能代表旦角艺术,但是现在确实没有人了。”

其实我也很委屈,这些年我遵从师傅的愿望传承梅派艺术,但毕竟它是传统艺术,你要想成名成家,如果不演出新戏,是很难获得一些硬件资格的。

所以我也一直在考虑传承人的问题。对于男旦的传承更加需要纯正性、更为苛刻。前些年收了一个徒弟巴特尔,但是他现在13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将来长多高很难讲,作为男旦身高不能超过1.75米,超过1.75米给观众的视觉就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再加上处于变声期,嗓音的变化存也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一旦身高长到1.80米,或者嗓子变粗,怎么办?另外,还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如果没有基础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寻找传承人依旧任重道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