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逐句解释:天下安定就容易维持,在未出现混乱征兆时容易谋划;
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治理天下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进行。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
九层的高台,垒砌于一层层泥土;
千里的远行,起始于脚下的步伐。
过度作为将会招致失败,过于执着将会导致过失。
因此圣人采取“无为”就不会招致失败,不过于执着就不会犯下过错。
人们做事情,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如果做事情直到结束都能像开始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有道的领导者以无欲当做*,不去珍贵难以得到的货物;
把不学当做学习方向,复盘和弥补众人所犯的过错。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去妄加干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安:安定、安稳。
事物或政局安稳就容易维持,在动荡的兆头来临之前做准备,就容易谋划对策。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泮:散,解。微:细小。
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稳定团结,凝聚在一起就会强大;动荡分散,各自为战就会脆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作为,做事。未有:没有发生。治:治理。
事情(危险)要在它尚未形成之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天下要在祸乱尚未产生之前就进行。中医之“治未病”也是这个意思,当已经生病了,或事态严重了,再来处理就会为时已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几人合起手抱,形容树木很大。毫末:细小的萌芽。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凡事都有个由小到大,由微到明的过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垒土:堆砌泥土。
九层的高台,垒砌于一层层泥土。高楼大厦都是经过搭地基,然后层层堆叠,片砖片瓦地建立起来的,事物的发展有个客观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的远行,起始于脚下的步子。做事情要有起始,且贵在坚持。不迈开第一步,不坚持到底,那么就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为:作为、有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出现过,有的说是错抄于此,但帛书本也有。
对于统治者而言用强力去治理天下,会败坏天下;用强力执掌天下,会失去天下。对普通人来讲,做事情干预过度了将会招致失败,过于执着将会导致犯下过错。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此句二十九章也出现过,此处重复提及。
因此圣人(有道的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就不会招致失败,不过于执着就不会犯下过错。总之来讲,要顺其自然,返璞归真。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人们做事情,往往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这都是因为人们缺乏坚持,一开始充满干劲,后来渐渐就放松,丢失了目标。所谓功亏一篑也是这个意思。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如果做事情直到最后一刻都能像开始那样慎重,饱含激情,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人们对于工作学习无不如此,很多时候都是一开始的热情,然后渐渐冷却,最后不了了之。大家学英语背单词或者练习书法应该深有感悟,英语和书法并不难,但是贵在持之以恒,如果不能坚持到底,那么最后还是学不好。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欲:想要。不欲:无欲,无私欲。贵:珍贵,贵重。
因此,有道的领导者的追求是无欲,以无欲当*,不去珍贵难以得到的货物。领导者应当去掉私欲,普通人也应当减少过度的*,保持简单朴素。对于奇珍异宝,不去过分珍贵,不去激发人们的*和贪婪。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学:这里指办事有错的教训。复:复盘,返回,也有补救的意思。
把不学当做学习方向,复盘和弥补众人所犯的过错。不学是学习的更高境界,以不学作为学习方向,这个似乎不合道理。但其实也很好理解,跟把无欲当做*一样。不学不是说真的一点儿不学习了,而是不要去死记硬背地学习,那种学习会使得人头脑僵化,失去灵活思考。学习是有价值的,但也会产生无形的桎梏,让自己深陷书本的牢笼里。老子就是告诫我们,学习应当跳出思维的牢笼,以不学的态度去学习,从而融会贯通,彻底领悟“道”的精髓。“复众人之所过”解释有很多种,有说补救众人之过失,有说避免重蹈覆辙,有说重复走众人的路。都有道理,但都不是十分确切。我以为这里是对“不学”的解释,是说要从更高的角度复盘众人的经过,返回到本原来看问题,不只是表面地学习,而是从根本上融会贯通,深入理解众人所犯过错误的根本原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去妄加干预。
心得总结:本章延续上一章继续分析如何实施“无为”。老子的“无为”并非空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可以具体实施的更高级的“有为”。上一章已经提到了“无为”具体的实施策略,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等,本章继续阐述具体如何来做。
首先,老子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这是说安稳易于维持,混乱出现征兆前易于谋划,脆弱的容易消解,细微的容易分散。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保持事物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针对危险提前做好规划和对策是比较容易的,不要等到事物变得脆弱和涣散时再来处理,那时候会变得复杂和棘手。这与中医里面的“治未病”思想是相同的,要防患于未然。
其次,老子给出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本章的核心,也是老子“无为”策略里面的核心观点。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子说的也很清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都来自点滴的积累,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解决根本问题,就需要在问题没发生前做好准备,让问题不去发生,或者问题刚刚萌芽就进行治理。同时,把事情做成功还需要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因为事物是个不断完善的持续过程。只有坚定决心,保持耐心,才能把事情真正做好,最终达成目标。
再次,老子指出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时放弃了,所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告诉我们做事情应该“慎终如始”,那样就没有什么做不成功的。这是一句千古名言,道理很好懂,只是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做到呢?现在领导们常常提及的“不忘初心,永葆激情”说的也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做事情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在快要成功的最后一刻放弃了,这实在是很可惜啊。所以,要想达成“无为”,就要做到慎终如始,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最后,老子还提出了要保持清心寡欲,追本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这个意思是说,领导者应该以无欲为自己的*,也就是保持清心寡欲,不以奇珍异宝挑起人性的贪婪,这是对前面章节“清静无为天下正”的再次强调。“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这句话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各种解释版本繁多。我的理解是以不学为学,即避免限于书本和知识的桎梏,人是活着的动物,应该保持灵活应变。人们学习应当跳出思维的牢笼,不需要刻板教条地学习,而应该结合实践融会贯通,最终彻底领悟“道”的精髓。“复众人之所过”则是说要从”道“的角度去复盘众人所犯的过错,返璞归真,返本溯源,搞懂真正的过错和应对方法,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念和决心,并且持之以恒地一点一滴去达成目标,避免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从以上种种具体方法和策略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让人无欲无求,了却生死,“无为”是一种从根本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为”,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积极进取。
附帛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