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亿年前,恒星形成进入高峰期。46 亿年前,太阳和原行星盘开始出现, 行星、卫星、陨星和太阳系其他小型天体系统形成。作为太阳系中的一粒尘 埃,原始地球从此开始诞生。直到现在,我们地球所在的宇宙还以惊人的速度 处于膨胀之中(布森特,2007)。
正如美国地质学家理查德·福提所说的,大爆炸产生的时间和物质在一次 性完成的一连串核反应中,把轻元素变成重元素,形成了不同的星系,每个 星系又包括无数的恒星。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引力的作用下,它聚集 了星际尘埃和气体。就这样,太阳诞生了。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130 万倍。我国科学家计算出的银河系的“体重”约为8050个太阳的质量。
星际尘埃和气体凝聚之后即开始热核反应,从此太阳中心的炉火一直熊熊 燃烧,照亮了太空,温暖着世界。几乎在每一块陆地上,每一种生命都感受到 太阳的温暖和恩赐。当有了人类出现,激发了人们的“太阳崇拜”——人们相 信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必须举行仪式才能确保太阳周而复始地出现。
太阳系的形成演化过程比地球及其生命的历史悠久得多。如果当初稍有偏差,就不会有后来的活体细胞。古人是对的,如果没有太阳的热量,即使是短暂的几秒钟,所有的生物也会立即死亡。
上面谈到了宇宙物质的形成过程,这里不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人类自己——人体这个“小宇宙”。其实,我们人体大多数化学成分都来自于恒星, 甚至比太阳系还要久远。有关“人体小宇宙”的秘密请参考“拓展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