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背景简短,萧红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3-12 18:41:54

如果我死了,想葬在鲁迅墓旁。

这是萧红临死前,对丈夫端木蕻良的四大遗言之一。

而鲁迅夫人许广平却留下遗嘱:不要将我葬在先生身旁。

鲁迅原配朱安,她的遗言:希望能和大先生葬在一起。

三个女人,原配朱安的想法合情合理,同居夫人许广平却不想葬在一起,让人不可思议。毫无关系的萧红,为什么却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呢?难道她和鲁迅真的有暧昧关系?

萧红的背景简短,萧红当时的历史背景(1)

萧红和萧军还在青岛时,就写信求助于当时的文坛领袖鲁迅,希望能打开文学之门。

在众多文学青年中,为什么萧军萧红就能成功呢?有人说是因为萧红的关系,其实还真不是。

关于鲁迅与二萧的关系,许广平曾撰文说:

“人每当患难的时候遇到具有正义感的人是很容易一见如故的。况以鲁迅先生的丰富的热情和对文人遭遇压迫的不平,更加速两者间的融洽。”

可见,鲁迅帮助二萧,撇开他们自身的文学能力外,是其性格得到了鲁迅的偏爱:“我最讨厌江南才子,扭扭捏捏,没有人气,不象人样。”

而当萧军因性格太直,困惑于难以融入上海文化圈时,鲁迅便回信安慰道:“由我看来,大约北人爽直,而失之粗,南人文雅,而失之伪。粗自然比伪好。”

萧红的背景简短,萧红当时的历史背景(2)

其实,相较于萧红,萧军与鲁迅更谈得来。从1934年10月9日到1936年2月23日,鲁迅一共给二萧致信53通,19通以二萧为共同收信人,至萧军33通,单独写给萧红的信只有1封。而这封信的开头称呼为“悄吟太太”,也不过寥寥数语,告知来信和两稿收到,以及海婴因脚被沸水烫伤,一时不能来寓中看望,如此而已。

在信中,鲁迅毫无避讳地对萧军诉说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喜得贵子的幸福,同时也诉说海婴调皮的无奈,以及对于母亲即将来和自己同住的心里压力。无疑,鲁迅是将萧军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

而萧军也把鲁迅当成了敬爱的长辈,用他自己的话说:“鲁迅是我的父辈,连*都只能算是我兄长。”

在交往之初,大家都没想到他们的关系会如此亲密,就连鲁迅自己也没料到。

即使已经通信几十封,对于萧军首次提出见面时,鲁迅还是果断拒绝了。

从九一八事件后,鲁迅就遭到当局的通缉,一直到去世,这个通缉令都还在。所以,鲁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萧红的背景简短,萧红当时的历史背景(3)

在让胡风去打听两人的关系背景,确认可信后,才终于安排在一家咖啡店见面。

两次见面后,鲁迅和许广平都很喜欢这两个年轻人,喜欢到哪种程度呢?鲁迅竟然把住址给了他们。

从此以后,萧红就成了鲁迅家里的常客。特别是他们搬到北四川路后,萧红甚至把鲁迅家当成了自己家一样,每天饭后必去,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间断。

也正是因为萧红每天出入,长期的观察和交往,才写出了著名的《回忆鲁迅先生》。然而,鲁迅悼文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萧红就能出圈呢?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难道真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的。大家写的都是宏伟又充满敬意的巨匠鲁迅,只有萧红立足于生活琐碎,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活生生的“人间鲁迅”:鲜活、立体、接地气。

萧红的背景简短,萧红当时的历史背景(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