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王家卫和刘镇伟的大胆创新,未能够在90年代的电影市场大放异彩。
当时没有太多的影视评论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以至于《大话西游》和《东邪西毒》未能像如今的《流浪地球》、《无名之辈》那样票房逆袭。
好在时间总会帮我们留住经典,当年的市场失利,对电影的影史地位完全没有半点影响。
《大话西游》和《东邪西毒》都已经是华语电影的瑰宝。不同的是,《大话西游》要更加流行。
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刘镇伟的风格更具有娱乐性,更加“亲民”,所以他的《东成西就》可以票房成功。
那怎么加上周星驰的无厘头却行不通了?
那只能怪《大话西游》太过于偏离原著,搞笑的同时又加了悲情的内核,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结局,多数观众一头雾水,自然不会买账。
其次是《大话西游》有着更多的流行元素,罗家英的那首“Only you”,还有“I 服了 you”的台词,都很容易被观众所模仿。
模仿的人多了,就慢慢变得流行了。
反观王家卫喜欢让演员故作深沉的风格,要普通观众沉下心去理解并不容易。
人总是喜欢更简单易懂,乃至是粗俗的,恶搞的。
毕竟人性是懒惰的,不用动脑的,方便的,往往比要动脑的,复杂的事物更吃香。
总的来说,《大话西游》的成功之道,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类似。
怎么又和昆汀扯上关系?
众所周知,昆汀有两大特色。
第一是“抄”。
他喜欢把许多老电影的桥段和元素直接搬到他的作品中,“拿来”主义被他用到了极致。
第二是“俗”。
血浆,美腿,脏话,直接呈现出来,令到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昆汀能够赢得全球影迷的欢心,又能“抄”,又能“俗”的《大话西游》,自然也能够赢得全国影迷的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