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谁的父亲是武圣,三国中谁杀死了自己父亲结义兄弟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3-26 11:47:26

曹休是谁,他是曹操的堂弟。如果曹休被*,意味着东吴除掉了曹魏的一位宗室成员,这对曹魏无疑是奇耻大辱,他们必然会倾举国之兵报复,到时候东吴能否扛得住,就是个未知数了。

所以,陆逊选择放曹休一条生路,这与当年向刘备求和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见好就收,避免大打。不要将对手逼上绝路,维持三国的力量对比。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孙权也太没出息了吧,处处算计,总是小心翼翼,难道他没有称霸中原的野心吗?还真不是。

5/6 孙权的海洋梦想

三国时代,江南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刚刚发展起来。在规模上远远无法和北方的曹魏相提并论。要知道,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和经济,东吴底子不够,盲目出击无疑是自寻死路。

即使东吴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攻打北方仍旧得不偿失。在古代,南方打北方之所以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勤补给难以保障,很多河流的上游都在长江以北,从南方北上输送物资,就得逆流而上,运输成本会很高。

事实上,孙权不是没尝试过进攻北方。吴魏两国在淮河流域曾陷入残酷的拉锯战,但吴军始终不占优势,多年的战争让孙权意识到,在传统的主攻方向上,东吴战胜曹魏的几率几乎为零。

那有没有办法另辟蹊径呢?有!孙权把目光对准了东北的辽东。

三国中谁的父亲是武圣,三国中谁*死了自己父亲结义兄弟(13)

当时执掌辽东的人名叫公孙渊,此人对曹魏表面臣服,实则割据一方,不听对方的号令。

这对孙权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联合辽东,东吴就获得了由北向南打击曹魏的能力。

辽东在东北,东吴在江南,两者相隔那么远,该如何取得联系呢?答案是:通过海路。

孙权的构想是这样的:一旦东吴向曹魏发起进攻,可以从荆州、淮南、辽东三个方向。为支援辽东,东吴可以派遣水军,沿黄海一路北上,在辽东半岛登陆,给前方的公孙渊提供兵员补充!

三国中谁的父亲是武圣,三国中谁*死了自己父亲结义兄弟(14)

孙权不仅这么想,事实上也这么做了。公元232年,孙权遣使辽东,会见了公孙渊,使团的规模多达400人。不仅如此,东吴还派了支一万人左右的军队过去,与对方共谋大业。

孙权的战略,放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用海军去支援陆军,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更是前所未有。从中不难发现,孙权已经发现了海洋在国际地缘政治中所具有的潜力。很可惜,联合辽东的计划,最终却不了了之。

为何不了了之?首先是因为公孙渊首鼠两端,他一边与孙权眉来眼去,一边又把东吴来的使者*了讨好曹魏。而且不讲信用,出尔反尔,说好的合作临阵变卦,令孙权猝不及防。

当然,辽东战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航海技术还无法提供远距离的军事支援。从江南走海路到辽东,即便不考虑天气因素,每年也只能航行一次,如此效率岂能保证战时的兵员与物资供应?

三国中谁的父亲是武圣,三国中谁*死了自己父亲结义兄弟(15)

所以,孙权经略辽东,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论当时的政治还是技术条件,都无法支持他的宏大梦想。

但不可否认,孙权的战略还是相当了不起的。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把目光盯着中原地区,他已经看到了海洋的价值。东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注海洋的割据政权。孙权曾派遣使者,对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了考察,还曾派将领登上台湾岛,留下了中国人的历史足迹。

可以想象,如果孙权生活在大航海时代,他兴许能为中国历史开创出新的局面。但历史不容假设,在占地为王的三国时期,孙权的海洋视野无法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最终胜利。

6/6 总结

在三国的君主中间,孙权最晚一个称帝,活的时间也比刘备、曹操都要长。孙权于公元252年去世,死的时候已经七十岁,在一千多年前,人活到这把岁数,已经算高寿的年龄。

孙权去世后,东吴也逐渐没落了。我们读三国后期的历史,基本上就是魏蜀两家打来打去,仿佛已经没有东吴什么事了。

为什么东吴没能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实力不济。但问题是,蜀国的实力更不济,为什么从诸葛亮到姜维,却频频对魏国开展北伐呢?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国力没有自知之明吗?

三国中谁的父亲是武圣,三国中谁*死了自己父亲结义兄弟(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