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认为,孙权晚年昏聩,立储不当,导致东吴朝政败坏,自孙权死后便一蹶不振。这么说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足以充分说明原因。
我们在开头讲过,东吴是三国时期把地缘政治玩得最好的选手,孙权大搞平衡之术,近乎完美地周旋于他的对手之间。
对于强者曹操,孙权既有对抗,又有忍让,让对手对自己捉摸不透,将双方对抗的烈度维持在较低的限度。
对于弱者刘备,孙权在保持优势的同时,还能主动让步。当刘备还没有根据地的时候,孙权愿意借荆州给他。刘备被打败的时候,孙权主动求和。甚至连年号也继承汉统,以表达自己对维系孙刘联盟的坚定态度。
孙权知道,当今天下最根本的矛盾冲突,在曹魏和刘备之间,而非曹魏与东吴之间。只要刘备继续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曹氏就会被视为乱臣贼子。正所谓“汉贼不两立”,两者在政治上的严重对立,决定了魏蜀之间的对抗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诸葛亮影视形象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备死后,偏霸西南的蜀汉频频挥师北伐,一方面是出于匡扶汉室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蜀汉的生存考虑,若不主动出击,蜀汉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一搏。
蜀汉很弱,但正因为弱小,不冒险就没有成功的可能。诸葛亮的北伐虽明知胜算不大,却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屡战屡败,但因高举大义的旗帜,还是博得了后世的同情和赞誉。
反观孙权阵营,东吴的实力介于魏蜀之间,孙权大可利用魏蜀的矛盾,为自己谋求生存的空间。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东吴的战略依赖于高超的谋略与政治手腕,这也恰恰是孙权的强项。
然而,正因为对外交手腕的过度依赖,使东吴对战争不会做充分的投入,国家战略充斥着投机与算计。这种以保持平衡为原则的做法,其终极诉求必定是维护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破局。
这才是东吴真正的局限所在。一旦孙权去世,继任者又缺乏他的政治手腕,那么东吴的战略,就很可能沦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苟且偷生。曾经问鼎中原的宏伟抱负被抛至九霄云外,东吴的败亡,也成了历史的必然。